问题 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17岁,高中二年级学生。案例介绍:求助者上中学后不知什么原因出现了挤眼睛的习惯,受到父母亲的训斥。自己也认为一个女孩子挤眉弄眼很不好,但做了很多努力,没有明显效果。主动前来寻求帮助。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该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心理咨询师:你的问题已经讲清楚了,在这方面我有很多成功的案例。我有个远房外甥女以前因为紧张也有这个习惯,但我帮助她解决了,现在她都结婚了,再也没有出现过类似的行为。你需要我怎样帮助你呢?求助者:我也想让您帮助我改掉这个毛病。心理咨询师:作为一个女孩子,有挤眼睛的习惯,想改掉但没有成功,你因此而苦恼,作为咨询师我能理解你内心的苦恼,我愿意帮助你。现在咱们先讨论咨询目标吧!求助者:咱们讨论?可我不懂心理学啊,再说目标就是改掉挤眼睛的坏习惯。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要按照咨询目标去帮助你解决心理问题,而咨询目标需要咱们两个人共同讨论。求助者:我明白了,我就想改掉挤眼睛的毛病,今后再也不被它困扰了。心理咨询师:挤眼睛是一种行为,而行为是可以改变的。你现在每天挤眼睛大约有多少次呢?求助者:(沉默)老师说其实我上课不怎么挤眼睛,空下来的时候经常出现,我想一天总有几百次吧,大约两三百次吧。心理咨询师:通过咨询你想改变成什么样呢?求助者:最好一次都不挤。心理咨询师:根据你目前的情况看,一次都不挤是不是目标有些高了?求助者:可能吧,可我作为一个女孩子,真不能有挤眼睛的坏习惯。心理咨询师:好吧,咱们就把不挤眼睛作为第一个目标,每天一次都不挤。改变挤眼睛的行为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阳性强化法,一种是厌恶疗法,你准备用哪种方法?求助者:两种方法?可我不懂啊!您就替我选吧。心理咨询师:好吧,我给你使用厌恶疗法改变你挤眼睛的行为。行为主义认为,人的行为都是被行为结果强化的,厌恶疗法就是我把你挤眼睛的行为和厌恶刺激结合,产生生理、心理上痛苦的感觉,多次结合后使你产生条件反射,当你以后挤眼睛时,就会产生恐惧,就不敢再挤眼睛了,行为因此而改变了。具体的步骤是:第一步,明确目标行为,就是挤眼睛。第二步,构建焦虑等级,看看你恐惧的程度。第三步,选择厌恶刺激。第四步,把挤眼睛的行为和厌恶刺激结合起来。求助者:我似乎明白了,那您选用的厌恶刺激可别伤到我啊!心理咨询师:你放心,我给你噪音刺激再加注射催吐剂,强度尽量小一些。求助者:那好吧,大约需要做多少次啊?这种方法会不会没效啊?心理咨询师:这种方法肯定有效。求助者:我知道了,万一没有效果,还有其他方法吗?心理咨询师:还有其他方法,如阳性强化法、认知行为疗法等。

通过对话可以判断咨询师在选择咨询方法上体现出了()。

A.擅长使用厌恶疗法

B.具有咨询经验

C.不熟悉阳性强化法

D.没有进行协商

答案

参考答案:D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2010年3月5日,温 * * * * 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材料二:2010年5月9日,网友“博大精深”在泉州网“温陵社区”就我市的交通管理、市民素质和市区环境等民生问题给市长写公开信、发帖子,反映的问题得到徐钢书记的高度重视。徐书记在“全市和谐社区建设工作会议”上,宣读帖子的主要内容摘要,及时解读、点评、谈想法。在全市掀起一场“摒弃陈规陋习,提升城市文明,推动和谐泉州”的浪潮。

阅读上述材料,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时事回眸】

(1)结合时事材料,列举一年来我国政府“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的两项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畅所欲言】

(2)请你就泉州市委市政府重视民意、关注民生的做法谈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见仁见智】

(3)如果你对构建和谐泉州也有好的建议,你会通过哪些途径表达出来?(请说出两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谋划策】

(4)请你围绕“提升城市文明,构建和谐泉州”的主题向全体的市民发出倡议。(写出倡议要点)

倡议书

     尊敬的泉州市民:当前,我市正在加快推进现代化泉州建设步伐,和谐泉州,人人有责;文明泉州,人人共建。我们要以实际行动来提升文明,齐心协力,让泉州更美丽、更和谐。为此,我倡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倡议人:ⅹⅹⅹ 2012年7月2日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