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我国某中学地理课外活动小组,在春分日这一天,测得该校操场上旗杆在不同时间的影长,其数据如下表,已知旗杆长为10.72m。回答16~18题。

(tan43≈0.933,tan45≈1,tan47≈1.072,tan49≈1.150)

北京时间(时)1213141516
旗杆影长(米)12.911.51011.512.9
小题1:该学校所在位置的地理坐标为(    )

A.(45°N,135°E)

B.(43°N,105°E)

C.(49°N,120°E)

D.(43°N,90°E)小题2:该校所在地区著名的农产品是(    )

A.瓜果和葡萄

B.棉花和花生

C.小麦和玉米

D.柑桔和油菜小题3:当北京时间分别为12时、13时和14时,该活动小组观察到旗杆的影子分别指向(   )

A.西北、正北和东北

B.正西、正北和正东

C.西北、西北和正北

D.正北、东北和正东

答案

小题1:D

小题1:A

小题1:C

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相关知识。

小题1:从表中可以看出,影长最短(正午12点)是在北京时间(120°E)14点,所以可以求出该地的经度=120°E-(14-12)×15°=90°E,根据正午影长10米可以求出正午太阳高度角H,tanH=10.72/10=1.072,所以H=47°.进一步求出该地纬度a.  H=47°=90°-(a-0°),所以a=43°

小题2:根据上提得出的经纬度,可知该地位于新疆,著名农产品有哈密瓜、葡萄、长绒棉等

小题3:当北京时间为12时、13时和14时,当地时间分别为10时、11时和12时,可以知道旗杆影子的朝向分别为西北、西北和正北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传统哲学思想中,儒道两家所主张的“天人合一”都是一种单向度的合一。
  儒家关注的焦点是社会人伦道德问题,重视研究人与社会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从整体上说忽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道家关注的焦点是自然的法则,重视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道家主要把人作为一种自然的存在,并从否定现实社会文化道德的角度来否定人作为社会存在的属性。
  实际上,人的存在具有多质性。最基本地来说,人既是自然的存在又是社会的存在,同时又是一种自由的存在。在对待社会的关系上,人既有认同的需要,也有独立个性张扬以及独立价值判断的需要;在对自然的关系上,人既有与自然相融而和睦相处的需要,又有改造自然的需要。这些方面都是对立统一的。所以,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双向度的或多向度的而不应是单向度的。人作为自由的存在,其自主性的选择和活动是最本质的东西。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通过自身的选择和活动去创造合乎目的的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任何既定的文化和文明的成果,都只是人的创造物,是人本质的表现。乃至于自然万物都深深地印上了人类选择与活动的印迹。所以,儒家用道德性来否定人的自然本性,道家用自然本性来否定人的社会属性,都是对于人的丰富本质和自由本性的片面化乃至否定。
  因而,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既要扬弃儒家的模式,又要扬弃道家的模式。在重视人与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统一的同时,以尊重和发挥人的自由本性为出发点,重新定位现代教育的价值。一是要确立人的主体地位。把人作为适应性、选择性与创造性的统一体,立足于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双向度的关系。二是建构认同和帮助个体自主选择的教育环境。承认受教育者选择的能力和权利,重视个体自觉的道德实践与价值判断,把外在个体的社会伦理规范定位在指导性功能上,通过受教育者自主的选择和教育者的指导性影响来实现社会规范向个人规范的转化。(选自《传统教育哲学问题新释》,有删节)
1.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儒家与道家所主张的“天人合一”虽然都是单向度的合一,但其内涵和外延其实并不一致。
B.人类历史上所有的文化和文明以及自然万物,都是人类选择与活动的结果。
C.作为自然存在的人,既有与自然相融而和睦相处的需要,同时也有改造自然的需要。
D.现代教育不仅要重视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同时也要尊重和发挥人的自由本性。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儒家主张的“天人合一”,关注的是人对社会关系的单向度的认同,却彻底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B.道家主张的“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人对自然关系的单向度的复归,否定了人作为社会存在的属性。 C.儒道两家所主张的“天人合一”本质上都是把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片面化,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和自主选择。
D.儒道两家分别关注社会人伦道德问题和自然法则,在对人的丰富本质和自由本性的片面化和否定上是一致的。
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本文指出儒道哲学的弊端,论述人的丰富本质和自由本性,从而提出现代教育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扬弃的主张。
B.现代教育要以尊重和发挥人的本性为出发点,确定人的主体地位,构建认同和帮助个体自主选择的教育环境。
C.要想实现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就必须通过尊重和发挥人的自由本性来实现。
D.实现社会规范向个人规范转化,主要是通过受教育者的自主选择,因此,必须重视个体自觉的道德实践和价值判断。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