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2分) (    )

A.他善于读书,常常能从书中断章取义,并恰如其分地运用在自己的文章中。

B.园博园里的花卉争奇斗艳、栩栩如生

C.计算机是一种高科技工具,但并不意味着拥有它就能事半功倍

D.高深莫测的星空是大自然巧夺天工的艺术品。

答案

答案:C

此类问题可以通过辨析词义、词语感情色彩及句子的意思得到答案。

A. 他善于读书,常常能从书中断章取义,并恰如其分地运用在自己的文章中。(断章取义是贬义词,形容他善于读书不准确。)

B.园博园里的花卉争奇斗艳、栩栩如生。(栩栩如生形容没有生命的事物,花本来有生命用在这里不准确。)

D.高深莫测的星空是大自然巧夺天工的艺术品。(巧夺天工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不能用来修饰天然的星空。)

选择题
材料分析题

人口普查是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搜集人口资料的一种科学方法,是提供全国基本人口数据的主要来源。我国于2010年11月1日零时开始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普查内容包括:人口的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社会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普查对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居住的自然人。

材料一:1990-2010年我国的城镇化率,第一产业从业比例,第二、三产业从业比例

注:专家估计,每增加1个城镇人口,平均可带动一次性投资2万元。

材料二:2010年我国农民工流向变化

材料三:“普查连着你和我,普查成功靠大家。”但有人认为,人口普查是国家的大事,离我们普通老百姓远得很,跟我们老百姓没什么关系。

材料四预计“十二五”期间,城镇人口将突破7亿,人口城镇化率将超过50%、城乡人口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和城镇化发展,对人口服务管理理念、传统的社会管理体制、公共资源配置方式、城市提供公共服务管理的能力、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并结合材料二,分析人口流动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角度,剖析材料三中观点的偏颇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三、四,运用政治常识相关知识,谈谈公民应如何参与和配合国家的人口普查、政府应如何应对大规模人口流动和城镇化发展带来的挑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