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北京的风味美食种类可多了,可以这样说,中国各地的佳肴美味都落户在北京,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北京是历史上的古都,皇帝住在北京,所以名吃、名菜多极了,其中最有名的是北京烤鸭。
一提起北京烤鸭来,那可是名扬天下的中国名菜。据说,这种风味独特的烤鸭已经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最早在南宋的时候,就有人在南方的一些城市沿街叫卖;后来明成祖定都北京后,烤鸭也被带到了北京。到了清朝,那些文武百官也都喜欢吃烤鸭,烤鸭成了宴席上不可缺少的珍品。以后,烤鸭慢慢地从宫廷里传到了民间,于是,北京的街市上便出现了卖烤鸭的餐馆。在清咸丰五年(1855年),在北京前门外开设了专售烤鸭的便宜坊饭馆。隔了11年以后,前门外又开设了一家卖烤鸭的全聚德饭馆。这里的烤鸭手艺更精更妙。从那以后,“全聚德”这个字号也就和北京烤鸭一起,名扬四海了。
说起这全聚德烤鸭店的烤鸭来,那可是中外闻名。许多人都知道这里的烤鸭特别好吃,可是关于它的来历,恐怕就不是知道得那么清楚了。
当时的北京前门外,有一位专门经营鸡鸭行业的人,名叫杨全仁,他待人和气,又很会做生意,所以买卖很兴旺。因为手里有了一些钱,他就在当时的肉市街上买了一座铺面,准备开烤鸭店。为了烤鸭店的生意兴旺,他特地请人来给取了店名,来人起了个“全聚德”的名字,意思是说,这地方是闹市街头,是个聚合不散,全而不缺的好地方,只要做生意就会兴旺,财源滚滚。这“全聚德”的名字起得好听,也正中主人杨全仁的心意。他就请人把这三个大字写成金字大匾,高高兴兴地悬挂在店门之上,又请了一位清官御膳房里有名的厨师,精心地烤出鸭子。全聚德的烤鸭,作法非常讲究,它是挂炉烤鸭,是凭着炉墙的热力烘烤鸭子,炉里的温度先高后低,烤出的鸭子外皮酥脆,内层丰满,肉又鲜又嫩,肥而不腻。而且炉里烧的不是普通的木柴,而是用枣树、桃树、梨树等果木炭火烤制。这样一来,烤出来的鸭子颜色是枣红的,鲜艳好看,油亮油亮的。外焦里嫩,有一种特殊的果木香味。烤鸭要趁着热吃,把鸭肉削成片,蘸上甜面酱,加上大葱白,卷在特制的荷叶形的小薄饼里,趁着热吃起来,不但鲜美无比,而且营养丰富。后来,全聚德里又有了“全鸭席”,那风味独特的鸭肝、鸭掌、鸭翅,以及那又香又鲜的鸭骨汤,别有一番滋味,叫品尝过的人终身难忘。好多年过去了,全聚德成了北京最负盛名的烤鸭店,凡是来北京的人如果不尝尝北京烤鸭,都会觉得很遗憾。

北京最早出售烤鸭的是哪一家饭馆?

答案

参考答案:便宜坊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完成小题(12分)

①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②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③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小题1:、作者说古老的济南是张唐代名手画的小水墨画。那么,作者在上文所描绘的又是一幅济南冬天的什么图画呢?根据上文内容,概括回答。(2分)

小题2:、分别指出第①段中下面语句的指代对象。

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它们和你们指谁?)(2分)

小题3:、“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济南小雪后的山景主要“妙”在哪两个方面?(4分)

小题4:、第②段划线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