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15分)【中外历史人】

材料 李鸿章经历简表(部分)

1863年(同治2年)兼署五口通商大臣。奏设外国语言文学学馆于上海,是其创办洋务之始
1871年(同治10年)七月与曾国藩会奏陈兰彬选聪颖子弟赴美国留学
1872年(同治11年)六月授武英殿大学士,11月设轮船招商局
1880年(光绪6年)开始创设海军;设立天津水师学堂
1889年(光绪15年)函奕儇,详陈创建铁路本末,并提议兴建芦汉铁路
1895年(光绪21年)被授予全权大臣赴日议和,签订了《马关条约》
1898年(光绪24年)分别与德国、俄国签订胶州湾租借条约和旅顺、大连租借条约。
1901年(光绪27年)与八国签订《辛丑条约》,同年病逝于北京。
(1)根据材料概括1863—1901年李鸿章的主要活动,并简要评价。(9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鸿章展开上述活动的背景。(6分)

答案

(1)洋务运动中,以自强为口号学习西方,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创办近代海军,推动了军事的近代化;引进西方机器及管理,修筑铁路,创办民用工业,诱导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培养洋务人才,推动中国教育的近代化;代表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9分,说明:如果学生对“活动和评价”分别作答亦可)

(2)统治危机和民族危机加深;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中体两用”思想的影响;李鸿章的个人经历。(任答三点给6分)

题目分析:(1)活动包括1872年创办轮船招商局属于兴办近代军事工业;1880年创办海军;引进机器修筑铁路,创办民用工业;兴办新式学堂天津水师学堂;签订不平等条约;评价包括经济近代化,军事近代化,教育近代化,签订不平等条约,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2)关于背景的分析,注意看时间是1863—1901,19世纪中后期,统治危机和民族危机加深;李鸿章属于洋务派所以受“中体两用”思想的影响;再者中国兴起洋务运动跟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及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有关。

判断题
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