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口语交际,情景问答题

阅读下面的诗论并回答问题。

明代谢榛《四溟诗话》云:“韦苏州曰:‘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白乐天曰:‘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司空曙曰:‘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三诗同一机杼,司空为优。”

注:①机杼:喻指文章的构思和布局。

小题1:韦苏州指唐代诗人韦应物,他被称为“苏州”是因他曾作过苏州刺史。白乐天也是唐代诗人,他名为       ,我们曾学过他的诗有                        

小题2:诗论说“三诗同一机杼”,请写出三人的诗句在写法上的相同点。

小题3:谢榛认为三人的诗句“司空为优”,请简要分析“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两句诗“优”在何处。

答案

小题1:居易  《琵琶行》  《卖炭翁》(只要是白居易的作品即可)

小题2:这三句诗都人树并写,以景衬情,用树之落叶来比喻人之衰老。

小题3:司空曙的诗句写了夜雨、昏灯、黄叶树、白头人,形象更加具体鲜明,表现了诗人孤独悲苦的心境,使读者感受更为真切。

小题1:

题目分析:本题识记即可。

小题2:

题目分析:“同一机杼”意为构思布局的相同之处。从所选择的诗句可以看到有相同的意象:树。抒发了相同的情感:人老了。“人将老”“人欲白头时”“灯下白头人”。

小题3:

题目分析:比兴兼用,也是这首诗重要的艺术手法。“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不是单纯的比喻,而是进一步利用作比的形象来烘托气氛,特别富有诗味,成了著名的警句。用树之落叶来比喻人之衰老,是颇为贴切的。树叶在秋风中飘落,和人的风烛残年正相类似,相似点在衰飒。这里,树作为环境中的景物,起了气氛烘托的作用,类似起兴。

问答题 简答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