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背景资料:

某酒店工程,建筑面积28700m2,地下1层,地上l5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经过公开招标,建设单位与甲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一2013—0201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

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某批次框架结构用的钢筋,施工总承包单位认为与上一批次已批准使用的是同一厂家生产的,没有进行进场复验等质量验证工作,直接投入了使用。

事件二:7月份遇到罕见特大暴雨,导致全场停工,影响总工期10天;8月份又遇到季节性降雨,导致全场停工,影响总工期3天。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出工期索赔13天。

事件三:在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要求对已隐蔽的装饰基层重新剥离进行复验,施工单位认为施工过程中已按要求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故拒绝再次剥离开检查。经总监理工程师调解,停工2天后施工单位同意复验,复验结果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施工单位上报停工2天、复验后重新恢复造成工期延误6天的两份工期索赔。

事件四:工程完工后进行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结果不达标,经整改后再次检测达到相关要求。

事件二中,施工单位提出的索赔是否成立?分别说明理由。

答案

参考答案:

10天罕见特大暴雨停工索赔:成立;

理由:罕见特大暴雨,认定为不可抗力,工期延误属建设单位责任范围,应予以补偿。

3天季节性降雨停工索赔:不成立;

理由:季节性降雨,为一个有经验的承包商可以预见的事项,造成工期延误属施工单位应承担的范围。

解析:

国内建筑业内通常都参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一2013—0201签订施工承包合同,考试用书上没有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一2013—0201单独列条目予以详细阐述,但该文本的具体内容直接与合同管理、合同索赔等知识密切相关,请广大考生一定要仔细学习。

特别说明:关于索赔责任的认定与划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一2013—0201与FIDIC条款存在差别,请考生一定要仔细审题。

注意,题干里没有涉及施工单位是否在索赔有效时限内提出索赔的问题,故假定为除题干交待的问题外,其他所有条件均符合要求,答题时,切不可假设施工单位如不在索赔有效时限内提出索赔等情况。

对于降雨,要区别对待。罕见特大暴雨造成的停工10天可视为不可抗力,针对不可抗力的索赔,其责任划分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一2013一0201是有明确界定的,工期由建设单位承担,导致损失各自分别承担。但季节性降雨的3天,则应由施工单位承担,既然题干中用词是“季节性降雨”,明显是一个有经验的承包商应能预见到的风险,属施工单位自身施工组织的失误。

单项选择题
实验题

在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提供以下器材:中间有沟槽的木质轨道(如图,其中AB部分倾斜并与平直部分BC平滑连接,沟槽较为光滑)、大小与沟槽相当的玻璃球、铁球各一只、轻质弹簧、刻度尺各一个.

(1)利用这套器材进行实验时,可以通过比较       的大小,来比较小球动能的大小.

(2)为了研究动能与质量大小的关系,应让玻璃球和铁球分别从         释放。研究后得出的结论是:                                         .

(3)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中,物理老师曾经告诉同学们“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被举起的高度成正比”.善于动脑的小明利用上述器材,设计了一个研究弹簧弹性势能E与压缩量x之间关系的实验方案:(实验装置如下图)用某个小球将弹簧压缩并测量出压缩量x;松手释放小球并在木板上记下小球上冲到达的最高位置;用刻度尺测量出小球上升的高度h.右表数据是小明的实验记录,由表中可知,若压缩量x=1.00cm时,小球上升的高度h1,压缩量x=2.50cm时,小球上升的高度h2,则h1     h2(选填“>”“<”或“=”)

(4)若第三问中小球到达最高点时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分析数据后发现弹簧弹性势能E与压缩量x         正比? (选填“成”或“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