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色谱分离技术包括哪些?原理?

答案

参考答案:

1,吸附色谱:任何两个相之间都可以形成一个表面。其中一个相的物质或溶质在两相间的表面上的密集现象为吸附。凡能够将其物质聚集到自己表面上的物质为吸附剂。能聚集于吸附剂表面的物质为被吸附物质。固体表面分子与固体内部分子所受到的吸引力不相等。固体内部的分子所受的分子间的作用力是对称的,而固体表面分子所受的力是不对称的。向内的一面受内部分子的较大,而表面向外的一面所受的作用力较小,当气体分子或溶液中溶质分子在运动过程中碰到固体表面时就会被吸引而停留在固体表面上。

2,分配色谱:利用各组分的分配系数不同而给予分离。分配系数是指一种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达到平衡时,该溶质在两相溶剂中的浓度比值。纸色谱,薄层色谱,气相色谱

3,离子分离色谱:利用离子交换剂上的可解离基团(活性基团),对各种离子的亲和力不同而达到分离目的的一种色谱分离技术。

4、凝胶色谱:以各种凝胶为固定相,利用流动相中的所含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而达到物质分离的色谱技术。当含有各种组分的样品流经凝胶色谱柱时,各组分在柱内同时进行着两种不同的运动,即垂直向下的移动和无定向的分子扩散运动(布朗运动)。大分子物质由于分子直径大,不易进入凝胶颗粒的微孔,只能分布于凝胶颗粒的间隙中,所以以较快的速度流过凝胶柱,而小分子物质能够进入凝胶颗粒的微孔中,不断地进出于一个个颗粒的微孔内外,这样就使小分子物质向下移动的速度落后于大分子物质,从而使样品中各组分按相对分子质量从大到小的顺序先后流出色谱柱,达到分离的目的。

5、亲和色谱:利用生物分子间所具有的专一而又可逆的亲和力而使生物分子分离纯化的色谱技术。

单项选择题

根据下列文字资料回答106~110题:

自二十世纪末期,山西同全国一样,粮食供需形势发生逆转,粮价持续走低,粮食生产效益滑坡,农民生产积极性受挫。2004年初,中央下发一号文件,实施了“一减三补”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之后连续三年出台中央一号文件,“保护和加强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被提到空前高度。山西省委、省政府一方面认真贯彻中央精神,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另一方面在引导农民调整、优化种植结构的同时,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2004年全省粮食种植面积达到2925.4千公顷,比上年增加91.74千公顷,增长3.24%,加之风调雨顺的气候条件,全省粮食生产再次突破百亿公斤,达到106.2亿公斤。之后三年粮田面积稳定回升,2007年全省粮田面积达3173.21千公顷。2005年尽管遭遇严重旱灾,全省粮食总产仍达到了97.8亿公斤的较高水平。2006年全省粮田面积达3521.45千公顷,全省粮食总产达107.33亿公斤,预计2007年粮食总产可达105亿公斤。十六大以来的五年间,全省粮食生产总量达512.22亿公斤,年均粮食生产总量达102.44亿公斤,这标志着山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迈上百亿公斤台阶。

根据题面论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2004年山西省全省粮食生产首次突破百亿公斤

B.从2004年到2007年山西省粮食产量一直处于上升状态

C.十六大以来的五年间,山西省粮食产量并非每年都超过了百亿公斤

D.十六大以来的五年间,全省年均粮食生产总量未达百亿公斤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