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
某堤防工程总长为15.30km,其中新建堤防2km,起始桩号为K10+500,终止桩号为K12+500,堤身高度6.5m,按三十年一遇的防洪标准设计,主要建设内容有堤身清表、老堤加高培厚、新堤身土方填筑、填塘固基等。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工程开始前,施工单位对土料场进行了充分调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黏性土进行碾压试验,选取三种不同的土料含水量,根据选定的碾压机械确定了含水量等土料填筑压实参数。
事件二:为加快工程进度,施工单位对新建堤防分两个作业段同时进行分层施工,每个工作面长度为1km,与老堤防接坡坡比按1:2控制。
事件三:监理机构根据料场土质情况、本工程设计标准和相关规定,分别提出新堤身土方填筑、老堤加高培厚施工土料填筑压实度、压实度合格率控制标准。
事件四:应项目法人申请,竣工验收主持单位组织了工程竣工验收会议。竣工验收委员会由竣工验收主持单位、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和部门、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质量和安全监督机构、项目法人、勘测、设计、监理、施工、主要设备制造商、运行管理等单位的代表以及有关专家组成。
指出事件二的不妥之处,并改正。两个作业段同时进行分层施工应注意哪些要点?
参考答案:
与老堤防接坡坡比按1:2控制不妥,应缓于1:3。两个作业段同时进行分层施工,层与层之间分段接头应错开一定距离,各分段之间不应形成过大的高差。
解析:
这是一道关于堤防施工质量控制的题,主要考核考生对堤防施工质量要点的掌握。
《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98对接缝、堤身与建筑物接合部施工提出明确要求:土堤碾压施工分段间有接头应错开一定距离,高差的连接或新老堤相接时垂直堤轴线方向的各种接缝应以斜面相接。坡度可采用1:3~1:5,高差大时宜用缓坡.不应形成过大的高差。在土堤的斜坡结合面上填筑时应符合下列要求:应随填筑面上升进行削坡并削至质量合格层;削坡合格后应控制好结合面土料的含水量边刨毛边铺土边压实;垂直堤轴线的堤身接缝碾压时应跨缝搭接碾压,其搭接宽度不小于3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