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改错题

(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一次,742年,鉴真准备东渡日本,被淮南采访使阻扰。第二次,飘至舟山。第三次鉴真被越州僧人挽留。第四次鉴真被淮南采访使截回。第五次鉴真到了崖州。753年鉴真第六次东渡终于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形式上是一个僧团,实际上却是一个文化技术顾问团,鉴真一行人到达日本后日本的雕刻 、铸造、绘画等都有了较快的发展。

——《百度文摘》

材料二 甲午战争后,日本不断加紧对中国的侵略,据统计在日本近代史上发动的14次侵略战争中,有10次针对中国。中国损失无数,仅抗日战争按1937年的比值计算,日本给中国造成的损失超过6000亿美元,人员伤亡在2000万人以上。

——《百度文摘》

材料三 战争状态的结束,中日邦交的正常化,两国人民这种愿望的实现,将揭开两国关系史上新的一页。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反省。”

——《1972年中日联合公报》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鉴真多次东渡日本,其中第五次到达的崖州地区在什么时候正式列入我国版图?(2分)鉴真一行在哪些方面对日本的发展起到了突出作用?(2分)

(2)根据材料二回答日本对中国发动了哪两次侵华战争?(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日战争中国多败绩,日本却频频得手的根本原因。(4分)

(3)材料中的“反省”对于日本右翼来说是否真正得到落实?(结合事例说明)(2分)

(4)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看待中日关系?(3分)

答案

(1) 西汉;    雕刻、铸造、绘画等

(2)甲午战争、抗日战争。   根本原因:①日本通过明治维新使得资本主义有了快速的发展,国力大大增强;②中国则长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导致政治腐败、社会落后、国力不振。(请老师们酌情给分)

(3)没有。抢占钓鱼岛、篡改历史教科书等等(回答一条即可)。 

(4)中日要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继承古代中日交往的历史,向着和平健康方向发展中日关系;日本正确面对过去,深刻反省;中日和平友好符合两国乃至世界利益。

(有道理即分,请老师们酌情)

题目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海南省的乡土历史内容。秦代海南属其遥领的范围,没有任何建制,公元前110年,西汉中央政府在崖州设置儋耳、珠崖两个郡,这说明了海南地区在西汉时正式列入我国版图。第二问更简单了,因为材料一明确提到“鉴真一行人到达日本后日本的雕刻 、铸造、绘画等都有了较快的发展”。

(2)本题考查近代史上日本发动的两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第一问考两次战争的名称,这不言而喻,就是甲午中日战争和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侵华战争。第二问就比较难,考查中日战争中国多败绩和日本却频频得手的原因。这要比较两国的发展情况和国力对比,19世纪中期,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资本主义快速发展,国力大大增强,而当时的中国却因为长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导致政治腐败、社会落后,国力不振。正因为当时中日两国国力相差悬殊,所以,在中国战争中,中国多败绩,而日本却频频得手。

(3)本题考查日本有没有深刻反省历史问题。联系近几年,日本政府官员的所作所为,如:在钓鱼岛问题上挑衅中国、篡改历史教科书、拉拢与中国有岛礁争议的东南亚国家来对抗中国、到处散播“中国威胁论”等,这些所作所为充分说明日本右翼势力并没有把对战争的“反省”落到实处,反而变本加厉地右倾化。

(4)本题考查对中日关系的认识。这要联系古代史上中日友好交往促进中国经济文化交流和近代史上中日两国冲突给两国人民带来的灾难来分析,就可以知道中日关系处理得好不好,不仅影响到两国的利益,还会影响到整个亚太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的和平与安全问题。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无唯一答案,只有言之有理即可。

单项选择题 A3/A4型题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