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党的十五大提出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立法工作目标如期完成。” 党的十五大提出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立法工作目标。在中 * * 党的 领导下,几代人前赴后继,共逐法治中国梦想。立法机关和立法者经过一次次“十年磨一剑”的艰辛,终于在“十一五”末如期实现了这一立法工作的宏伟目标。到目前,包括现行宪法在内,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现行有效法律239件,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8800多件。中国已从根本上实现从无法可依到有法可依的历史性转变,各项事业发展步入法制化轨道。
结合材料,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历程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能动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在党的立法工作目标的指引下形成的,集中体现了意识的特点和作用。②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立法机关和立法者正是把握了对立统一的关系,经过努力,实现了从无法可依到有法可依的历史性转变。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重视量的积累,抓住时机,促进事物的飞跃。这一法律体系是几代人不断积累、抓住时机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