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某安装公司承接一条生产线的机电安装工程,范围包括工艺线设备、管道、电气安装和一座35kV变电站施工(含室外电缆敷设)。合同明确工艺设备、钢材、电缆由业主提供。

工程开工后,由于多个项目同时抢工,施工人员和机具紧张,安装公司项目部将工程按工艺线设备、管道、电气专业分包给三个有一定经验的施工单位,并对他们的进场施工、竣工验收及技术、质量、进度等进行了管理。

施工过程中,项目部根据进料计划、送货清单和质量保证书,按质量验收规范对业主送至现场的镀锌管材仅进行了数量和质量检查,发现有一批管材的型号规格、镀锌层厚度与进料计划不符。

监理工程师组织分项工程质量验收时,发现35kV变电站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值大于设计要求。经查实,接地体的镀锌扁钢有一处损伤、两处对接虚焊,造成接地电阻不合格,分析原因有:

(1)项目部虽然建立了现场技术交底制度,明确了责任人员和交底内容,但施工作业前仅对分包负责人进行了一次口头交底;

(2)接地体的连接不符合规范要求;

(3)室外电缆施工中,施工人员对接地体的损坏没有作任何处理和报告。

安装公司将工程分包应经谁同意?工程的哪些部分不允许分包?

答案

参考答案:这是一道机电工程施工分包管理方面的题。考核考生对专业分包管理的掌握。工程的主体部分或关键性工程不允许分包,工程分包需经建设单位同意。

工程分包应经业主(建设单位)同意,工程的工艺线设备(主体部分或关键性工作)不允许分包。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题。

博陵李文博,性贞介鲠直,好学不倦。每读书至治乱得失,忠臣烈士,未尝不反复吟玩。开皇(随文帝年号)中,为羽骑尉,特为吏部侍郎薛道衡所知,恒令在听事帷中披检书史,并察己行事。若遇治政善事,即抄撰记录,如选用疏谬,即委之臧否。道衡每得其语,莫不欣然从之。后直秘书内省,典校坟籍,守道居贫,晏如也,虽衣食乏绝,而清操逾厉,不妄通宾客,恒以礼法自处,侪辈莫不敬惮焉。道衡知其贫,每延于家,给以资费。文博商略古今治政得失,如指诸掌,然无吏干。稍迁校书郎,后出为县丞,遂得下考,数岁不调。道衡为司隶大夫,遇之于东都尚书省,甚嗟悯之,遂奏为从事。在洛下,曾诣房玄龄,相送于衢路。玄龄谓之曰:“公生平志尚,唯在正直,今既得为从事,故应有会素心。比来激浊扬清,所为多少?”文博遂奋臂厉声曰:“夫清其流者必洁其源,正其末者须端其本。今治源混乱,虽十日免十贪郡守,亦何所益!”其瞽直疾恶,不知忌讳,皆此类也。于时朝政浸坏,人多赃贿,唯文博不改其操,论者以此贵之。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每读书至治乱得失,忠臣烈士治:统治

B.典校坟籍,守道居贫,晏如也晏如:平静安定的样子

C.论者以此贵之贵:显贵

D.虽衣食乏绝,而清操逾厉逾:越过小题2:下面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若遇治政善事,即抄撰记录②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B.①不妄通宾客,恒以礼法自处②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C.①虽日免十贪郡守,亦何所益②儿渺然不知所往

D.①而清操逾厉,不妄通宾客②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小题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李文博“性贞介鲠直”的一组是(   )

①守道居贫,晏如也   ②每读书至治乱得失,忠臣烈士,未尝不反复吟玩

③遇之于东都尚书省,甚嗟悯之    ④商略古今治政得失,如指诸掌

⑤瞽直疾恶,不知忌讳           ⑥唯文博不改其操

A.①③④          B.②④⑤         C ①③⑥             D ①⑤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文博虽明了古今治政得失,然而朝廷中没有适合他的官职可干,就调出做县丞,几年不升迁,后薛道衡遇到他,才让他做了从事。

B.房玄龄的话引起了李文博的强烈感慨,并尖锐地指出朝廷混乱的现实,认为应当从根本上治理朝政。

C.吏部侍郎薛道衡让李文博在听事帷中披检史书,以此观察薛道衡自己如何做事,由于李文博评论政事中肯得体,薛道衡对他的话欣然从之。

D.李文博能保守清高的操守,不胡乱地交往宾客,又能严格要求自己,所以人们都很敬畏他。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  典校坟籍,守道居分(2分)

(2)  恒以礼法自处,侪辈莫不敬惮焉(3分)

(3)  夫清其流者必洁其源,正其末者须端其本(3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