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图为太阳光照图,斜线(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空白部分表示昼半球,读后完成下列要求(13分)

(1)在图中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2)此时日期是_________,节气是_________,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季节是_________。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_____ ,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

(4)此时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甲点的昼长

为_________时,乙点的昼长为_________时。

(5)此时甲点的太阳高度是_________。

(6)乙点的经度是_________ ,此时乙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__。

(7)有一水平运动的物体从乙点向正北运动,将向什么方向偏?        。

答案

(1)略(1分)

(2)6月22日    夏至    夏季(3分)

(3)23°26′N        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2分)

(4)昼短夜长   0     12(3分)

(5)0°(1分)

(6) 150°E       12时(2分)

(7) 向右(向东)(1分)

本题考查光照图的综合判读。

(1)地球的自转围绕地轴,自西向东。

(2)图示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则判断为北半球夏至日,为北半球的夏季。

(3)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自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4)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则南半球昼短夜长,甲地出现极夜,昼长为0;乙地位于赤道上,昼长终年为12小时。

(5)甲点位于晨线上,太阳高度为0;

(6)根据乙点与90°E的位置关系,计算乙点的经度为150°E,此时乙点位于太阳直射的经线,时间为12时。

(7)由乙点向正北运动,则位于北半球,故地转偏向力向右偏。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世界市场的建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对世界各个国家与地区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6世纪中期至17世纪中期,美洲生产的白银30000吨;日本生产的白银8000吨;两者合计38000吨;最终流入中国的白银在7000至10000吨之间。因此在那一百年间,中国通过“丝—银”贸易获得了世界白银产量的1/4至1/3。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1843年与1858年中国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比较表

洋货入中国则输半税,土货出外洋,则加重征。资本纵相若,而市价则不相同,洋货可平沽而土货必昂其值,颠倒错紊,华商安得不困,洋商安得不丰。

——郑观应《盛世危言》

材料二1814~1835年,英国输往印度的棉布增加了62倍,同期印度输往英国的棉布减少了3/4。1840年英国下议院特别委员会询问英国商人麦尔维尔“英国工业是不是已经取代了印度的手工业”时,后者说:“是的,在很大程度上。”“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想,基本上是从1814年起。”“英国工业排挤了印度工业是不是说印度现在的供应主要依靠英国厂家的商品?”“我认为是这样……我毫不怀疑,他们的重大灾难主要是由于英国工业打乱了印度的工业。”

——摘编自汪熙《约翰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

材料三1573年,对后来现代化至关重要的两个观念上的变化已经发生: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此外还有一个技术性的工业革命,现代科学和现代工业推动了今天以西方为主体的世界体系。

中国这种从传统社会到近代社会的转型,在明末已经开始,这一转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中国市场迅速扩张,在全国市场形成以后,实际上就是发展到世界市场上去,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也就是说中国的白银货币化直接影响了世界市场的建立。

材料四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

1824年,英普条约规定两国船只在彼此港口中所征关税平等,法国拿破仑三世统治时期,奉行自由贸易原则,全面地、大幅度地降低商品进口关税,废除第一帝国以来的关税保护政策;1860年以后,法国与英国、比利时、德国等签订一系列自由贸易条约,将本国的经济完全纳入世界市场。

请回答:

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上半期英国棉纺织业“取代”印度棉纺织业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