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背景资料:

某建筑工程,建筑面积35000m2;地下2层,筏板基础,地上25层(办公楼),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地上裙房6层(商场),框架结构。室内隔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建设单位依法选择了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约定:室内墙体等部分材料由建设单位采购;建设单位同意施工总承包单位将部分工程依法分包和管理。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施工总承包单位项目经理部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本工程施工总平面布置应符合的原则,并提出施工总平面图现场管理总体要求,包括“安全有序”、“不损害公众利益”两项内容。

事件二:基坑开挖完成后,经施工总承包单位申请,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勘察、设计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和施工总承包单位的相关人员等进行验槽。首先,验收小组经检验确认了该基坑不存在孔穴、古墓、古井、防空掩体及其他地下埋设物;其次,根据勘察单位项目负责人的建议,验收小组仅核对基坑的位置之后就结束了验槽工作。

事件三:施工总承包单位按照相应分包资质及能力确认方法及原则选择了裙房结构工程的分包单位。双方合同约定分包工程技术资料由分包单位整理、保管,并承担相关费用。分包单位以其签约得到建设单位批准为由,直接向建设单位申请支付分包工程款。

事件四:建设单位采购的一批墙体节能砌块经施工总承包单位进场检验发现导热性能指标不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建设单位以指标值偏差不大为由,指令施工总承包单位使用该批砌块,施工总承包单位执行了指令。但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对此事发出书面整改通知,并报告了当地建设主管部门,地方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查处了这一事件。

事件五:工程竣工验收前,相关单位对办公楼区域的一间240m2的会议室选取4个监测点,进行了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的检测,其中两个主要指标的检测数据如下:

事件二中,验槽的组织方式是否妥当?基坑验槽还应包括哪些内容(至少列出四项)?

答案

参考答案:

事件二中验槽组织方式:妥当。

基坑验槽还应包括如下内容:

1)基槽尺寸,

2)槽底深度(坑底标高、开挖深度),

3)槽壁、槽底土质类型、均匀程度,

4)有关异常土质是否存在,

5)基坑土质及地下水情况是否与勘察报告相符,

6)有无破坏原状土结构或发生较大的土质扰动现象,

7)基槽边坡外缘与附近建筑物的距离,

8)基坑开挖对建筑物稳定是否有影响。

解析:

首先明确:建(构)筑物基坑均应进行施工验槽。基坑挖至基底设计标高并清理后,施工单位必须会同勘察、设计、建设(或监理)等单位共同进行验槽,合格后方能进行基础工程施工。由于需要召集勘察、设计等单位,故其通常应为建设单位(或委托总监理工程师)组织。由此可见,事件一中基坑验槽组织方式是妥当的。

针对验槽的内容,背景材料指出,验收小组经检验确认了该基坑不存在孔穴、古墓、古井、防空掩体及其他地下埋设物;然后核对了基坑的位置。至少还应该验核的内容有:

(1)基槽尺寸、槽底深度(坑底标高、开挖深度),检查是否与设计图纸相符;

(2)仔细观察槽壁、槽底土质类型、均匀程度和有关异常土质是否存在,核对基坑土质及地下水情况是否与勘察报告相符;

(3)核实有无破坏原状土结构或发生较大的土质扰动现象;

(4)检查基槽边坡外缘与附近建筑物的距离,基坑开挖对建筑物稳定是否有影响。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