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多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某省XX市某建设工地发生SCD200/200施工电梯标准节脱落的特大事故。该设备2008年8月出厂。由某市某安装公司与9月安装在工地19号楼,2008年12月某日下午进行了升高加节作业,第二日早晨7:33,左吊笼载有18人(包括升降机司机),上行至标准节85.2m处,标准节在85.5m处(最高附着13号附着上2.5节)标准节连接处突然脱落,导致标准节第58-63节六节标准节连同左吊笼坠落,造成17人死亡,1人重伤,以及地面上1人死亡的特大伤亡事故,设备报废。经现场勘查和事故分析,认定:1.第57节标准节事故发生时两个位置应装有但实际未装有螺栓;第58节标准节对应的位置,事故发生时连接处有螺栓但没有上螺母。2.自由端高度超标,事故发生时施工升降机安装高度为94.5m最高附着到顶部高度(自由端高度)实际高度为12.75m(8节半)>7.5m超出说明书的要求。3.事故前一天加升标准节后未按规定验收就投入使用,事故调查中只发现首次验收合格资料,其后加升标准节附着没有验收资料。

请根据背景资料完成相应小题选项,其中判断题二选一(A、B选项),单选题四选一(A、B、C、D选项),多选题四选二或三(A、B、C、D选项)。多选、不选、错选均不得分。

本例因在升高加节中严重违反有关规章、规程导致发生人员伤亡、设备报废的惨剧,从技术层面查找事故原因是()。

A.标准节螺栓没有按要求安装到位

B.未按规定附着使自由端高度超标

C.加节未按规定验收就投入使用

D.行程开关动作有误导致吊笼冒顶

答案

参考答案:A, B, C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雨后津城如诗如画

  昨天傍晚的一场飘泼大雨,________将入伏后的暑热驱赶得无处可躲。________给津城也痛痛快快地洗了一个凉水澡。大家发现,沐浴后的津城真是美丽。

  晚上近10时,记者乘车从南开区福安大街驶向海河,远处百货大楼新厦的四个高耸的塔楼亮着灯,在飘飘洒洒的雨雾中就像大海中的四柱灯塔,别有情趣。海河里的水位虽没有明显上涨,但是经过雨水的洗礼,好像河水也清澈了许多,倒映着两岸的灯光,使人不由得想起朱自清先生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来。车行到了解放北路上,两旁的荫荫树木刚让雨水冲刷过,绿绿的,显得格外地干净。路两旁的风格独特的各式建筑,在浅黄色的路灯灯光之下,这雨后的景致是那样的和谐完美。路上三三两两的行人和车辆使这里的气氛既不喧闹又不清冷。清爽的空气中微微含了树木的幽香,让人仿佛来到了又一处“桃花源”。

  汽车拐上了南京路,雨后的南京路比平日要繁华热闹。大雨冲刷过的路面像一面镜子,将五彩缤纷的南京路几乎原原本本地映照在里面了。道两旁的霓虹灯,高大齐整的路灯、成百上千辆汽车时红时黄的尾灯将南京路映成了一个五颜六色的世界,煞是好看。一辆辆汽车也早已是锃亮如新,挂着簇簇的雨珠。记者观察到,在路旁陆陆续续地有不少市民都出来乘凉,他们扶老携幼,尽情地呼吸着这暑热伏天难得的清新爽神的空气。交警们仍身披雨衣坚守在岗位上,他们和许多在雨中工作的人们一起构成了雨后津城里最靓的一道风景线。

(1)新闻的标题常用多行形式,分为(  )、(  )、(  )。本文标题《雨后津城如诗如画》是(  )题,其作用(  )。“飘飘洒洒的雨雾中,河水、灯影……”是(  )题,其作用(  )。  

(2)指出文章的导语和主体部分的起止。

 导语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体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文中空白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沐浴后的津城真是美丽”,选文哪些方面体现了“美丽”,具体指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一句话(不超过10个字)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