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分析题

近年来,互联网迅速发展,中学生上网人数已达3000万。网络提供了大量有益信息,拓宽了沟通果道,但也出现了青少年因沉迷网络而上当受骗、道德失范,甚至网络犯罪。

材料一:

材料二:2007年2月14日,号称2006年度互联网“毒王”的“熊猫烧香”的制作、传播者李某等青年在湖北落入法网。“熊猫烧香”病毒造成的危害堪称严重:全国有上百万台电脑遭受感染,数以千计的企业受到侵害……他们的行为已构成故意破坏计算机系统罪,将依照刑法规定判处有期徒刑。

材料三: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倡导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使各类新兴媒体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阵地”。2006年,国家六部委联合开展了百万中小学生参加的《网络道德与安全》读书活动;2007年,团中央开展了中国青少年绿色网络行动,以期为广大青少年创建一个绿色网络、创意网络、和谐网络的发展空间。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漫画一中的不良诱惑会损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为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国家在哪部法律中设置了哪四道防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对漫画二中主人公的言行进行评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说明材料二中的李某等青年为什么会被判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为创建和谐网络,我们该怎样进行文明健康的网络交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国家在末成年人保护法中设置了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四道防线。

(2)①漫画二中主人公的行为会侵害他人的人格尊严权(或名誉权),既是不道德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

②网络交往对象具有虚拟性、间接性和隐蔽性,它使我们在网上可以更自由地选择交往对象,畅所欲言。但公民在网络交往中,也要依法正确行使权利,要尊重他人的权利;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要以合法的方式行使;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因此,漫画主人公认为在网上可以为所欲为地行使权利是错误的。

(3)因为李某等青年的行为是犯罪行为,具有严重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因而会受到刑罚处罚。

(4)①面对网络上的不良诱惑,我们应不断提高自己的防范意识、辨别觉察能力和抗诱惑能力,不浏览不良信息,学会自我保护。②网络交往时应遵守道德,上网要注意语言文明、不辱骂他人;与网友交往要尊重他人,真诚友好。③上网要遵守法律、依法行事。不随意制造、传播流言,不侮辱他人人格;不制造、传播病毒。

单项选择题 A型题
问答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
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时不与法俱在,法虽今而在,犹若不可法。故择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而己亦人也。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尝一脔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
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滩水。漳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于此。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而曰此先王之法也,而法之。以此为治,岂不悲哉!
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譬之若良医,病万变,药亦万变。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囚时而化……是故有天下七十一圣,其法皆不同;非务相反也,时势异也。故曰: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夫成功名者,此先王之千里也。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以此故法为其国与此同。时已徙矣,而法不徙。以此为治,岂不难哉!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荆国之为政,有似于此。
(《吕氏春秋·察今》)

作者认为制定法规必须遵循什么作者希望后世制定法规者应如何去做(用原文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