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报告首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

A.十八届四中全会

B.十八届三中全会

C.十八大

D.十七大

答案

参考答案:D

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桃花心木》片段,回答问题。

       ①种树的人笑了,他说:“种树不是种菜或种稻子,种树是百年的基业,不像青菜几个星期就可以收成。所以,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我浇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②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  |

       ③种树人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④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    

       ⑤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A.枯萎:                            B.语重心长:                                    

2.第①自然段中画线的“不确定”是指什么意思?  

                                                                                                                                                     

3.“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这里的“不确定”是指什么意思?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4.“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你知道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了吗?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