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位于手食指第2掌指关节后,桡侧凹陷处的穴位是()

A.阳溪

B.合谷

C.二间

D.三间

E.中渚

答案

参考答案:D

单项选择题

澄明的夜空给予人们宇宙的宁静感是一个错觉,宇宙本身就是从混乱中诞生,也可能最终走向一个混乱的结局。虽然这个理论从根本上背离从古典时期到浪漫主义时期关于宇宙是最完美的艺术作品的概念,要接受它有一定的难度,但这毕竟是客观存在。20世纪物理学大师劳厄说过一番话,对于如何看待物理学中美的观念的发展和变迁是很有见地的。他说:“物理学从来不具有一种对一切时代都是完美的、完满的形式;而且它也不可能具有完美的、完满的形式,因为它的内容的有限性总是和观察量的无限丰富的多样性相对立的。”
如果把劳厄话中物理学这个词儿改成艺术,把观察量这个词儿改成艺术对象,于是他的话变成:“艺术从来不具有一种对一切时代都是完美的、完满的形式;而且它也不可能具有完美的、完满的形式,因为它的内容的有限性总是和艺术对象的无限丰富的多样性相对立的。”这番话对于如何看待艺术中美的观念不是同样很有见地的吗
是不是一切新的探索最终都归结到美呢不一定。在艺术上如此,在科学上也如此。在科学上一切探索都最终要受实验的考验,而在艺术上则是时间的考验。如果它们确是被挖掘到的世界的一个新的方面,那它们是美的。美不能先验地规定,就像毕达哥拉斯和开普勒那样。大师也会犯错误的,有时还是大错误。20世纪的一位数学大师外尔说:“我的工作总是尽力把真和美统一起来,但当我不得不在两者中选一个时,我通常选择美。”
正是他关于美的先验的标准使他相信左和右在宇宙里是对称的,从而放弃了他发现的一个重要理论——中微子的两分量理论,在这个理论中左和右是完全不对称的。然而李政道和杨振宁的工作证明,这个被发现者放弃的理论其实是正确的。外尔的观点在科学界是很典型的,他的朋友爱因斯坦也是一样,爱因斯坦认为,美是探求理论物理学中重要的一个指导原则。不过,在平衡美学的追求与科学的探索时,我想,当年第谷对开普勒的忠告是非常值得记取的。
在回顾已经过去的20世纪时,人类有理由为文明在这一百年里的[ ]感到自豪,但是,也应当充分地认识到一个事实,就是我们解决的问题远没有我们发现的问题多,我们驰骋过的领域没我们未曾涉足的领域大,这就是今后艺术和科学继续发现的根据,也是今后人们美学观要继续发展的道理。也许科学和艺术在一点上有很大的差异,那就是,重大的艺术成就总是给人们带来慰藉,而重大的科学成就则并非必定如此。
不过,从美的观点来看,怡人的美和悲怆的美同样动人,同样有追求的价值。

根据本文所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劳厄对物理学中美的观念很有见地,这表明他对于如何看待艺术中美的观念同样是很有见地的

B.重大的艺术成就和重大的科学成就都值得人们去追求,因为从美的观点来看,怡人的美和悲怆的美同样动人

C.科学的发现往往具有完美的、完满的形式,因为它的内容的有限性总是和世间事物的无限丰富的多样性相对立的

D.第谷在平衡美学的追求和科学的探索方面的建议是非常有道理的,并且对开普勒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问答题

材料一: 贞观中,太宗定制, 内侍省不置三品官, 内侍是长官,阶四品。至永淳末, 向七十年,权未假于内官,但在阁门守御,黄衣廪食而已。
——《旧唐书·宦官传》
材料二: 玄宗承平,财用富足, 志大事奢,不爱惜赏赐爵位。开元、天宝中, 宫嫔大率至四万, 宦官黄衣以上三千员,衣殊紫千馀人。其称旨者辄拜三品 * * ,列戟于门。……监军持权,节度返出其下。于是甲舍、名园、上腴之田为中人所名者半京畿矣。肃、代庸弱,倚为扦卫,故辅国以尚父显,元振以援立奋,朝恩以军容重,然犹未得常主兵也。德宗惩艾呲贼,故以左右神策、天威等军委宦者主之,置护军中尉、中护军,分提禁兵,是以威柄下迁,政在宦人,举手伸缩,便有轻重。至慓士奇材,则养以为子; 巨镇强藩,则争出我门。
——《新唐书·宦官传》
材料三:高祖、太宗承平时,无内官典军旅。 自天宝以后, 宦官浸盛。 贞元、元和,分羽林卫为左、右神策军,使卫从,令宦官主之,唯以二千人为定制。 自是参掌枢密。 由是内务百司, 皆归宦者,上下弥缝,共为不法:大则倾覆朝政,小则构扇藩方。车驾频致播迁,朝廷渐加微弱,原其祸作,始自中人。
——《旧唐书·宦官传》
材料四: 时宦者主宫中市买, 谓之宫市,抑买人物,稍不如本估。末年不复行文书, 置白望数十百人于两市及要闹坊曲,阅人所卖物;但称宫市,则敛手付与,真伪不复可辨,无敢问所从来及论价之高下者。率用直百钱物买人直数千物,仍索进奉门户及脚价银。人将物诣市, 至有空手而归者,名为宫市,其实夺之。
——《旧唐书·张建封传》
材料五:宣徽院五坊小使,每岁秋按鹰犬于畿甸,所至官吏必厚邀供饷,小不如意, 即恣其须索,百姓畏之如寇盗。先是,贞元末,此辈暴横尤甚,乃至张网罗于民家门及井,不令出入汲水, 曰: “惊我供奉鸟雀。”又群聚于卖酒食家,肆情饮啖。将去, 留蛇一箧,诫之日: “吾以此蛇致供奉鸟雀,可善饲之,无使饥渴。”主人赂而谢之,方肯携蛇箧而去。至元和初,虽数治其弊,故态未绝。
——《旧唐书·裴度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三,指出唐中叶政局发生了何种变化。为何在唐初未出现此种局面其形成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四、五,指出宦官对老百姓进行残酷剥削的方式主要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四、五,指出此种局面的出现给唐朝带来了哪些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