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
某大学城工程,包括结构形式与建筑规模一致的四栋单体建筑,每栋建筑面积为21000m2,地下2层,地上18层,层高4.2m,钢筋混凝土框架一剪力墙结构。A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约定:除主体结构外的其他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总承包单位可以自行依法分包;建设单位负责供应油漆等部分材料。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A施工单位拟对四栋单体建筑的某分项工程组织流水施工,其流水施工参数如下表:
流水节拍(单位:周)
其中:施工顺序I、Ⅱ、Ⅲ;施工过程Ⅱ与施工过程Ⅲ之间存在工艺问隔时间1周。
事件二:监理工程师巡视第四层浴室、卫生间的填充墙砌筑施工现场时,发现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墙体直接从结构楼面开始砌筑,砌筑到梁底并间歇2d后立即将其补砌挤紧。
事件三:由于工期较紧,A施工单位将其中两栋单体建筑的室内精装修和幕墙工程分包给具备相应资质的B施工单位。B施工单位经A施工单位同意后,将其承包范围内的幕墙工程分包给具备相应资质的C施工单位组织施工,油漆劳务作业分包给具备相应资质的D施工单位组织施工。
事件四:油漆作业完成后,发现油漆成膜存在质量问题,经鉴定,原因是油漆材质不合格。B施工单位就由此造成的返工损失向A施工单位提出索赔。A施工单位以油漆属建设单位供应为由,认为B施工单位应直接向建设单位提出索赔。
B施工单位直接向建设单位提出索赔。建设单位认为油漆在进场时已由A施工单位进行了质量验证并办理了接收手续,其对油漆材料的质量责任已经完成,因油漆不合格而返工的损失由A施工单位承担,建设单位拒绝受理索赔。
分别指出事件四中的错误之处,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事件四中错误之处和理由分别如下:
错误一:A施工单位认为B施工单位应直接向建设单位提出索赔。
理由:建设单位只与A单位有合同关系,B单位只与A单位有合同,故只能是B向A索赔,A再就此向建设单位索赔。
错误二:B施工单位直接向建设单位提出索赔。
理由:建设单位只与A单位有合同关系,B单位只与A单位有合同,故只能是B向A索赔,A再就此向建设单位索赔。
错误三:建设单位认为油漆在进场时已由A施工单位进行了质量验证并办理了接收手续,其对油漆材料的质量责任已经完成,因油漆不合格而返工的损失由A施工单位承担。
理由:由建设单位采购的物资,施工单位的验证也不能取代建设单位对其采购物资的质量责任。
解析:
先审题,整个事件四由五句话组成。第一句,交代事件发生的原因,属油漆质量不合格。第二句,B向A就油漆质量问题提出索赔。第三句,A认为B应直接向建设单位提出索赔。第四句,B直接向建设单位索赔。第五句,建设单位认为油漆质量责任应由A单位承担,拒绝受理索赔。
第二句和第四句是相互矛盾的两种做法,显然两者中必有一个正确、一个错误。
我们知道,建设单位只与A单位有合同关系,B单位只与A单位有合同,故只能是B向A索赔,A再就此向建设单位索赔。所以,第二句B向A索赔是正确的,第四句B直接向建设单位索赔是不正确的。
相应的,第三句中,A认为B应直接向建设单位提出索赔也就不正确了。
再看第五句:这句话分两层意思,1)建设单位认为油漆质量责任应由A单位承担,2)建设单位拒绝受理索赔。
其实《合同法》最根本的原则就是“公平”,对于建设工程物资质量责任划分而言,就是谁采购的材料谁负责。对于施工单位采购的物资,建设单位的验证不能代替施工单位对采购物资的质量责任;同理,由建设单位采购的物资,施工单位的验证也不能取代建设单位对其采购物资的质量责任。所以,第五句第一层意思,建设单位的说法是错误的。
对于第二层意思,原本B单位就不应该直接向建设单位索赔,所以建设单位拒绝受理是正确的。
最后总结一下索赔的定义与概念,索赔是一个合同术语,只有存在合同关系,才能发生索赔,合同甲乙双方中任一方均可以提出向对方的索赔,但并不是所有提出的索赔都成立。
索赔成立的前提主要有三点:
1)双方存在合同关系;
2)造成工期损失或费用损失;
3)造成的损失非提出方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