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背景资料:

新建一图书馆工程,建设单位自行组织招标。招标文件规定:合格投标人为本省企业;自招标文件发出之日起15d后投标截止;招标人对投标人提出的疑问分别以书面形式回复给相应的提出疑问的投标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评审招标文件时,认为个别条款不符合规定,经整改后进行招标。

某施工总承包单位中标,参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0201与建设单位签订总承包施工合同。总承包施工合同中约定当A分项工程、B分项工程实际工程量与清单工程量差异幅度在±5%以内的按清单价结算,超出幅度大于5%时按清单价的0.9倍结算,减少幅度大于5%时按清单价的1.1倍结算。合同中还约定C分项工程为建设单位指定专业分包项目。

施工总承包单位按自己企业的成本管理规定,首先进行该项目成本预测(其中:人工费287.4万元,材料费504.5万元,机械使用费155.3万元,施工措施费104.2万元,施工管理费46.2万元,税金30.6万元),然后将成本预测结果下达给项目经理部进行具体施工成本管理。

在基础底板施工期间,因连续降雨发生了排水费用6万元。后某批次国产钢筋常规检测合格,建设单位以保证工程质量为由,要求施工总承包单位还需对该批次钢筋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施工总承包单位委托具备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了检测,化学成分检测费用8万元,检测结果合格。针对上述问题,施工总承包单位按索赔程序和时限要求,分别提出6万元排水费用、8万元检测费用的索赔。

后续分项工程A、B施工完成后,其相关参数统计如下表,造价工程师对此两项进行价款计算。

在C分项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由于建设单位原因,导致C分项工程停工7d,专业分包单位就停工造成的损失向总承包单位提出索赔。总承包单位认为由于建设单位原因造成的损失,专业分包单位应直接向建设单位提出索赔。

事件二:甲方指定专业分包单位现场管理混乱、安全管理薄弱,建设单位责令总承包单位加强管理并提出整改,总承包单位认为C分项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属专业分包单位责任,非总承包单位责任范围。

事件三:C分项工程施工完毕并通过验收,专业分包单位向建设单位上报C分项工程施工档案,建设单位通知总承包单位接收。总承包单位认为C分项工程属甲方指定专业分包项目,其工程档案应直接上报建设单位。

基础底板施工过程中,分别指出施工总承包单位的两项索赔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答案

参考答案:

(1)6万元排水费索赔:不成立。

理由:包干使用(或降雨产生的排水费用属于施工单位应承担的风险)。

(2)8万元检测费索赔:成立;

理由:承包(合同)范围之外(或国产钢筋不包含化学检测项目)。

解析:

考题中给出的是连续降雨发生了排水费用6万元,需要结合本题题目明示和隐含的条件判定,明示的条件是“条款约定中没有提及此类情况”和“连续降雨”,隐含的条件是合同示范文本中允许调整的基本条件。经过如此分析此费用是施工单位可以预见到的,属于施工单位应承担的风险,且不属于不可抗力范畴。

在建筑工程造价的计取方式中,取费中包含了检测费用。但是该检测费用是一般性的常规检测,主要是对材料物理性能等方面的检测。在建筑施工领域一般不做化学检测,尤其是对国产钢筋,对国外进口钢筋是必须进行化学检测的。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