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2008年10月4日,某托运人将一集装箱服装交由某船务公司甲公司所属某轮承运。甲公司加封铅后,签发了一式三份正本全程多式联运提单。该份清洁记名提单载明:收货地厦门,装货港香港,卸货港布达佩斯,记名收货人为乙公司。货抵香港后,甲公司将其转至丙公司所属另一船承运。托运人凭正本提单提货时打开箱子发现里面是空的,集装箱封铅及门锁已被替换,后获知布达佩斯马哈特集装箱终点站货物被盗之事。收货人向海事法院起诉。

此案中,应由谁来承担责任,为什么?

答案

参考答案:

1.货主可以直接要求甲公司根据多式联运合同承担赔偿责任。甲公司负责赔偿后可以要求损失发生区段的实际责任人丙公司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2.货主可以要求损失发生区段的实际责任人丙公司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原因: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多式联运情况下责任承担采用网状责任制,即无论货物损害发生在哪个运输区段,托运人或收货人既可以向多式联运经营人索赔,也可以向该区段的承运人索赔。

本案中,多式联运经营人甲公司对全程运输向货主负责,所以应该承担赔偿责任。另外货物损失发生在目的港,而这一区段运输任务由丙公司实际完成,也可以由丙公司向货主承担赔偿责任。

单项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题。

阿留传

明•陆容

阿留者,太仓周元素家僮也。性痴呆无状,而元素终蓄之。尝试执洒扫,终朝运帚,不能洁一庐。主人怒之,则帚掷地,曰:“汝善是,何烦我为?”元素或他出,使之应门;宾客虽稔熟者,不能举其名。问之,则曰:“短而肥者,瘦而髯者,美姿容者,龙钟而曳杖者。”后度悉不记,则阖门拒之。家蓄古尊、彝、鼎、敦数物,客至出陈之。留伺客退,窃叩之曰:“非铜乎?何黯黑若是也?”走取沙石,就水涤磨之。短榻缺一足,使留断木之歧生者为之;持斧、锯、历园中竟日。及其归,出二指状曰:“木枝皆上生,无下向者。”家为之哄然。舍前植新柳数株,元素恐为邻儿所撼,使留守焉。留将入饭,则收而藏之。其可笑事,率类此。

元素工楷书,尤善绘事。一日,和粉墨,戏语曰:“汝能是乎?”曰:“何难乎是?”遂使为之,浓淡参亭①,一若素能,屡试之,亦无不如意者。元素由是专任之,终其身不弃焉。

传者曰:樗栎②不材,蕲③者不弃;沙石至恶,玉人赖焉;盖天地间无弃物也。矧灵于物者,独无可取乎?阿留痴呆无状,固弃材耳;而卒以一长见试,实元素之能容也。今天下正直静退之士,每不为造命者所知;迟钝疏阔者,又不为所喜。能知而且喜矣,用之不能当其材,则废弃随之。于戏!今之士胡不幸,而独留之幸者?

注释①参亭:参互和均匀。樗栎chū lì:都指无用的木材。②蕲:能“祈”,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素或他出,使之应门应门:应答门人

B.宾客虽稔熟者稔熟:熟悉

C.使留断木之歧生者为之歧生:分枝错生

D.历园中竟日竟日:整天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宾客虽稔熟者,不能举其名

B.曰:“何难乎是?”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C.矧灵于物者,独无可取乎

D.今之士胡不幸,而独留之幸者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小题3: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文中的阿留“痴呆无状”,却工于书法,善于绘画。正因为这样,他得到了主人“专任”,被长期奉养,终身不弃。

B.文章的第三部分,在前文叙事的基础上展开议论,提出了“天地间无弃物”、用人应当用其所长的观点,成为文章的关键部分。

C.作者对能容人、用人的周元素赞美有加,并联想到现实中的“造命者”每每用人不当,这使得文章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D.作者叙事简洁,笔下的人物个性鲜明,呼之欲出;议论则精辟深透,切中时弊,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批判性。小题4: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尝试执洒扫,终朝运帚,不能洁一庐。(4分)

译文:

(2)(阿留)固弃材耳;而卒以一长见试,实元素之能容也。(6分)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