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背景资料:

某新建办公楼,地下1层,筏板基础,地上12层,框架剪力墙结构。筏板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抗渗等级P6,总方量1980m3,由某商品混凝土搅拌站供应,一次性连续浇筑。在施工现场内设置了钢筋加工区。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由于建设单位提供的高程基准点A点(高程HA为75.141m)离基坑较远,项目技术负责人要求将高程控制点引测至临近基坑的B点。技术人员在两点问架设水准仪,A点立尺读数a为1.441m,B点立尺读数b为3.521m。

事件二:在筏板基础混凝土浇筑期间,试验人员随机选择了一辆处于等候状态的混凝土运输车放料取样,并留置了一组标准养护抗压试件(3个)和一组标准养护抗渗试件(3个)。

事件三:在单位工程竣工验收通过后的第75天,施工单位将工程档案送交当地城建档案管理机构,被城建档案管理机构拒绝接收。

事件四:在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并交付使用一年后,屋面出现多处渗漏,建设单位通知施工单位立即进行免费维修。施工单位接到维修通知24h后,以已通过竣工验收为由不到现场,并拒绝免费维修。经鉴定,该渗漏问题因施工质量缺陷所致。建设单位另行委托其他单位进行修理。

分别指出事件二中的不妥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本工程筏板基础混凝土应至少留置多少组标准养护抗压试件?

答案

参考答案:

(1)事件二中不妥之处和相应正确做法分别如下:

不妥一:随机选择了一辆处于等候状态的混凝土运输车放料取样;

正确:浇筑地点随机取样。

不妥二:抗渗试件一组3块;

正确:抗渗试件一组6块。

(2)至少应留置10组抗压标准养护试件。

解析:

这是一道有关质量管理的题,主要考核混凝土质量控制的知识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混凝土试件取样留置的规定,二是抗压试件、抗渗试件分组原则及留置数量规定。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第7.3.3条,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与试件的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②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③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④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⑤每次取样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

仔细审题,“试验人员随机选择了一辆处于等候状态的混凝土运输车放料取样”,明显不是在浇筑地点取样,此为不妥之处。此问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几乎所有项目都存在。

另,本工程筏板基础一次连续浇筑方量1980m3,超过1000m3,按200m3取样一次计,应留置的标准养护抗压试件应多于1980/200=9.9组,即最少留置10组。

根据《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2009第6.1.2、

6.1.3条规定:

抗水渗透试模应采用上口内部直径为175mm、下口内部直径为185mm和高度为150mm的圆台体。

应先按本规范第3章规定的方法进行试件的制作和养护。抗水渗透试验应以6个试件为一组。

所以,一组抗渗试件3个不妥,应为6个。对于现场留心观察的考生来说,此知识点属业界常识。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