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某机电安装公司中标位于海南岛沿海码头附件的一个炼化工程的PC项目,工作范围包括大量钢结构、超大型塔器(直径4.8m,长度78m,重量360t)的采购工作。机电安装公司成立了项目部,负责项目的运行。项目部成立设备、材料采购部,组织工程材料的采办工作。根据技术文件的要求,超大型塔器需热处理完毕后,整体到货安装。经业主批准的塔器采购长名单中A公司位于张家港,B公司位于无锡,C公司位于西安,D公司位于武汉,E公司位于贵阳。项目部拟采用邀请招标的形式优选制造厂。采办合同要求施工现场交货。期间发生了以下事项:事件一:对于关键的塔器设备,项目部派出监造工程师驻场监造。监造工程师依据制造厂的技术文件,编制了监造大纲,并采用巡检、停检、周会的形式履行监造职责。事件二:塔器到达现场后,机电安装公司组织项目技术部、采购部、业主工程师对到场的塔器进行检查验收。发现塔器的进料法兰有一条深约2mm的贯穿密封面的划痕、塔器裙座的角焊缝焊渣未清理干净就涂刷防腐油漆。

监造工程师的监造活动还应有哪些?

答案

参考答案:除了采用巡检、停检、周会等监造手段外,还应综合使用监造会议、现场见证(w)点的监督、文件见证(R)点监督、召开质量会议、月例会、监造日记、监造周报及月报、监造总结等手段进行监造活动。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李格非先生二三事(戴建华)

我的老师、武汉大学教授李格非先生年届八十,德高硕学,知识界多尊称他为“我们的格老”。他担任《汉语大字典》常务副主编,主持编纂工作十又五年,确实苦心孤诣。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十载铅椠虫鱼,一片寒毡,埋头修纂”,“不为利锁名牵,不省疾疢淹缠。编摩恽恽,呕出心肝一片丹”(《增字锦堂月曲·编纂抒怀》)。我曾亲见格老推敲例句十分辛苦,忍不住劝他:“您成竹在胸,资料卡片又这么丰富,可以手到拈来。例句只要证明释义就行,何必尽善尽美?”格老正色答道:“同样解释一个‘把’字,林语堂的例子是‘把人杀死,把钱抢走’,我的例子是‘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善恶分明自不待言,但佳者得之不易。”又说:“潜移默化,著书立说者岂可轻忽?”

格老业余喜撰对联,认为可以寄托性情,不必以雕虫小技视之。一日,他想起唐朝娄师德逆来顺受、忍辱负重的故事:人家把口水吐在其脸上,擦也不擦,让它自己干去;能够喝下五斗老醋,肚量亦自不凡。格老就用“唾面自干鼻吸五斗醋”为出句,反复推敲对句。一位才子对以“掉头不顾耳听万松声”,可说气象恢弘,对仗也工稳熨贴。但格老以为潇洒有余,谦诚不足。他宁愿声律小疵,对以“虚怀好学心萦一字经”。“一字经”用的是《诗经》“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和《荀子》“用心一也”的典故。格老安贫乐道,不完全赞成《论语》上“居无求安,食无求饱”和《礼记》上“富润屋,德润身”的说法,略加增删,集成一副佳联:“居无求安食求饱,                              。”于此可见先生襟怀。我久为人师,最苦不过的是所教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而聪明好学者令人愉悦,反之使人头疼,大率也是常情。一日与格老讲论此事,先生略一沉吟,说起他在成都的一件往事:某一工艺作坊,竟以最不起眼的树根老藤雕刻嫁接为绝妙盆景,令人叹为观止。格老应嘱撰题一联:“天生我材必有用,世无朽木不可雕。”店主十分感激,我听后也是深受启发。

格老忙余小憩,爱听京戏,并能清唱,自得其乐。曾观赏某名家演艺,十分佩服其做工老到,功力深厚。但随后又万分惋惜他有一处败笔。原来那是一出悲剧,那位艺术家随意表演出一个惟妙惟肖的抽烟动作,嘴唇一张一合特别边式,惹得观众忍俊不禁,但同时全然破坏了悲剧气氛。格老因此告诫:“有人运思作文,全不顾通篇情调意境,一味在丽辞佳句上施才逞能,正与此一般无异。”这使我不禁检讨起多年前的一段往事:我的家乡生产队死了耕牛,托我写一份贷款买牛的申请,我煞费苦心,洋洋洒洒写了几百字,中有一句“牛乃耕者之本”,当时颇引为得意。不料一略识文字的老农事先已写好了申请,也来让我润色,那纸上径直写道:“我们队耕牛死了,眼下青黄不接,申请贷款五百买牛,秋后一定偿还。”我霎时羞愧得无地自容。格老对此感喟再三,说,这正如鲁迅先生所告诫过的,要“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啊!

1、下列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

A.格老编纂字典时选择例句力求“尽善尽美”,其标准是:内容健康,善恶分明,形式完美。

B.引用“唾面自干鼻吸五斗醋,虚怀好学心萦一字经”这副对联要表现的意思是为人要大度,为学要谦诚。

C.第三段用艺术家的败笔和“我”写的贷款申请作类比,意在说明写文章要顾全通篇情调意境,不可在丽辞佳句上施才逞能。

D.格老引用鲁迅先生的话“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来批评学生,虽然尖锐,但语重心长。E、本文的中心内容是赞扬李格非先生人品高尚,治学严谨。

2、第二自然段横线处删去了对联的下句,请补写完整。

3、格老撰题一联,“店主十分感激,我听后也是深受启发”。请回答:

① 店主为什么“感激”?

② “我”受到的“启发”是什么?

4、“我霎时羞愧得无地自容”的原因是什么?

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