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侵辱是对他人人格权的蔑视,公元前二世纪左右,罗马法已经通过侵辱之诉对非物质的人格利益损害给予金钱赔偿。著名的德国罗马法学家弗里兹·舒尔茨对此说:“侵辱之诉对于精神损害,尤其是任何类型的侮辱行为,提供了强大而有效的保护。”这体现出罗马法的特点是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具有人文主义精神

C.公平、正义、理性

D.体系完备、影响深远

答案

答案:B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信息可以看出罗马法注重对人格、对精神损害的法律保护,这体现了人文主义的色彩,故B项正确; A、C、D三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阅读理解与欣赏

《出师表》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 * 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日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悉以之(                )

(2)性行均(                )

(3)以陛下(                )

(4)裨补漏(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远段最后一句中写道“愿陛下亲之信之”。诸葛亮认为“陛下亲之信之”的具体做法应当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4、结合《出师表》全文,说说诸葛亮为什么要在出师之前竭力规劝刘禅任用贤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