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某火力发电厂两台大型锅炉安装工程,业主通过公开招标和资格预审的方式选定了A公司。签订合同时,业主与A公司在施工合同中对工程预付款、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工程价款和违约责任等都做了具体约定。

施工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发生下列事件:

事件一:A公司将其中的一台锅炉安装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B公司施工,并向B公司提供吊装设备;

事件二:A公司进场后向业主提交了55kW临时用电计划,随即开始临时用电施工;

事件三:在基础工程施工时,碰到地下有较大的古墓和文物,使整个工期停工20天,A、B公司各损失费用5万元;由于A公司的吊车未及时运抵施工现场,使B公司进度计划中关键路线上的部分工程停工10天,并损失费用3万元;设备安装过程中,因大暴雨成灾,造成A公司吊装机具修理费5万元,A、B公司停工3天,窝工费各2万元。三次停工A公司都及时向业主提出工期和费用索赔申请,并及时提供了有关资料和记录。

事件三中,A公司的三次索赔申请能否成立?说明理由。

答案

参考答案:

第一次提出的索赔成立。理由是:遇到地下古墓和文物引起的停工应视为业主的风险,而非A公司的责任;因此业主应承担支付A公司(含B公司)停工时的经济损失及工期延误的责任。第二次提出的索赔不能成立。理由是:B公司施工用的施工机具是A公司提供的,吊车未能按时进场,造成工期延误属总包A公司的原因,与业主无关。B公司可向A公司进行工期和费用索赔。第三次提出的工期索赔成立,费用索赔不成立。

理由是: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造成的费用损失各自承担,工期可顺延。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选段,完成下面问题。(共12分)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周宅丰、镐,近戎。幽王与诸侯约:为高堡于大路,置鼓其上,远近相近,即戎寇至,传鼓相告,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戎寇尝至,幽王击鼓,诸侯之兵皆至。人喧马嘶,褒姒视之大说,喜之。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诸侯兵数至而无寇。至其后,戎寇真至,幽王击鼓,诸侯兵不至。幽王之身乃死于骊山之下,为天下笑。              (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①周宅丰、镐:西周的都城在丰、镐一带(今陕西长安县内)。②戎: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③褒姒:周幽王的宠妃,后立为皇后。④骊山:今陕西临潼东。

小题1:解释下列短语。(4分)

⑴ 地方:                             ⑵ 谤讥于市朝:              

⑶ 因数击鼓:                     ⑷ 为天下笑: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

⑴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⑵ 褒姒视之大说,喜之。

小题3:结合选文具体内容,说说为什么齐国能“战胜于朝廷”,幽王却“为天下笑”。(4分)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