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熙五年(1666年),沙皇特派“使团”到准噶尔部对其首领僧格等人进行威胁利诱,要其归顺俄国,但是遭到拒绝。康熙九年,僧格的同母异父兄车臣等为争夺财产将僧格杀死,在西藏当喇嘛的同母弟噶尔丹赶回,自立为王,势力日强。康熙十六年,他出兵攻灭了移居青海地区的和硕特部。次年,又趁回部伊斯兰教派内部纷争,占领了天山南路的叶尔羌回城,还占据了哈密和吐鲁番,控制了河西走廊的西部,并不断干涉漠北蒙古的事务。——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四月天山路,今朝瀚海行。积沙流绝塞,落日度连营。战伐因声罪,驰驱为息兵。敢云黄屋重?辛苦事亲征。——康熙《瀚海》
材料三 (康熙晚年在总结自己施政感受时说)公四海之利为利,一天下之心为心。体群臣,子庶民。保邦于未安,制乱于未乱。夙夜孜孜,寝寐不适。宽严相济,经权互用,以图国家久运而已。——章梫《康熙政要》
(1)根据材料一,概述当时时中国北方边疆存在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康熙帝为何事“亲征”?为加强对北方边疆的管理,康熙帝采取了哪些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概括康熙帝对自己的评价。这一评价是否客观合理?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沙俄的侵扰;游牧的边疆各部互相争斗,并日趋对中央 * * 形成威胁;复杂的宗教与民族矛盾。
(2)噶尔丹叛乱。措施:亲征平定噶尔丹叛乱;在多伦与内外蒙古首领会盟,正式接受喀尔喀蒙古贵族和喇嘛的臣服;特封四大活佛,分掌蒙藏地区的喇嘛事务,而四大活佛直辖于清廷。
(3)评价:一心为国为民;保国安邦,恩威并济;勤勉努力。
看法:合理。康熙帝一生维护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稳定与发展,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流,是康乾盛世的开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