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与一般经济资源相比,出版资源具有哪些特点?

答案

参考答案:

与一般经济资源相比,出版资源具有以下特点:

(1)出版资源的物质形态与精神(智能)形态并存。社会文化有的以精神形态存在,如思想、知识、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有的则以物质形态存在,如建筑、服饰、古迹等,因此以社会文化为重要原料来源的出版物生产资源,也具有了精神(智能)形态与物质形态并存的特征。

(2)出版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一个缓慢运作的过程。就某一种出版资源而言,人们在不同时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发现其利用的价值。研究的新发现、取材的新角度、观察的新视点、考证的新层次、组合的新方式都可能利用曾经被开发过的某一出版资源形成新的出版物选题。

(3)出版资源具有可再生性。这种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不同形式的出版物衍变,如小说改编成剧本、单篇汇成文集等;二是不同载体的出版物衍变,如种种古典文学名著都出版了光盘;三是不同内容结构的出版物衍变,如书目、文摘等。

(4)出版资源既具有限性,又具无限性。凡以商品形式出现在市场上的资源都是稀缺资源,所以,出版资源具有有限性。但是就整个出版业的资源而言,它又是无限的,因为社会文化的发展都是一个无限延续的过程,反映这些文化的作品创作也就具有了源源不断的素材,再加上旧有资源因具有可再生性而在新的社会发展中不断地开发新的资源价值,这使整个出版业的资源具有了无限性的特点。

综合题

(24分)茶叶是中国对世界的重要贡献,并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主题一 茶叶与中国古代经济

茶叶产于我国南方。唐朝后期,有人记述说:“古人亦饮茶耳,但不如今人溺之甚,穷日尽夜,殆成风俗,始自中地,流于塞外,往年回鹘(唐朝后期北方少数民族)入朝,大驱名马市茶而归。”

主题二 茶叶与世界贸易

17世纪初,荷兰的东印度公司最早从事茶叶贸易,不久在法、英等国都出现了中国茶。18世纪末,输入荷兰、英国和法国的中国茶,除本国消费外,还流通到西北欧与美洲殖民地。有的城市还形成了国际茶叶市场。

18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逐步垄断了中英茶叶贸易。1760—1833年间,输入英国的中国茶叶价值,由80多万两增至560多万两白银,茶叶占中国出口总值的比例一般在80%以上。19世纪40年代以前,中国茶叶一直独占世界市场。1835年,英国人首次将中国茶引种到印度,此后印度茶园面积不断扩大。1889年,输入英国的印度茶首次超过中国茶。

主题三 茶叶与美国革命

1773年,英国颁布法令,允许东印度公司在美洲以低于走私茶叶50%的价格销售,并明令禁止英属北美殖民地人民贩卖茶叶。殖民地人民认为自由比喝便宜茶更重要。各殖民地纷纷召集会议,抵制英国的法令。1773年12月,波士顿人登上茶船,把价值15000英镑的茶叶倒入大海。

主题四 茶叶与民族企业

(要求:材料运用充分,言之成理,符合企业自身发展规律)

“张一元”大事年表

时间事件
1900年安徽人张文卿于北京花市创办张玉元茶庄
1906年在前门大栅栏开办第二家茶店,始称“张一元”
1925年创建福建茶场,就地加工生产
1930—40年代开始利用电台、电影等手段进行广告宣传
1956年公私合营
“ * * ”期间先后改称红旗茶庄、大栅栏茶庄、闽春茶店
1982年恢复张一元茶庄的名称
1992年成立北京市张一元茶叶公司
1995年建立茶叶生产基地——闽东茶叶公司
1999年成立北京张一元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实行股份制
2002年扩建为张一元饮品有限责任公司
(1)阅读材料,概括其中反映的有关茶的发展史实。(2分)结合所学,指出唐朝茶业发展的经济条件。(4分)

(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概括中国茶叶在18世纪世界贸易中发挥的作用。(2分)分析19世纪英国茶叶贸易变化的原因。(4分)

(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分析茶叶成为北美殖民地和英国矛盾焦点的原因及影响。(8分)

(4)阅读上表,根据所学知识,任选其中一个阶段,分析这一阶段内中国的相关经济状况。(4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