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计算问答题:某市商场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4年10月发生以下业务:(1)采取买一送一方式销售电视机,共销售150台,每台价格3000元(不含税),同时送出150只电饭煲(市场不含税价格400元/只),并用商场的货车运输,收取送货运费10000元(不含税),销售货物和运输服务分别核算、各自开票;

(2)销售空调机250台,每台不含税售价2500元,另收取安装费每台100元;

(3)取得会员费收入30万元;

(4)采用分期收款方式销售某型号洗衣机200台,每台不含税价格1440元,本月约定购货方支付50%的款项;(5)购进空调机500台,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20万元,没有付款;

(6)本月公益性捐赠自产A型彩电10台,每台不含税价2000元。

(7)购进电冰箱120台,取得增值税发票注明价款36万元(不含税),但商场因资金困难仅支付了50%的货款,余款在下月支付;因质量原因,将上期购进电冰箱20台退回厂家(价格同本期),并取得厂家开具的红字专用发票和税务机关的证明单。

要求:按下列顺序回答问题,每问均为共计金额。

(1)本月商场可以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

(2)本月商场发生的增值税销项税;

(3)本月商场应缴纳的增值税。

答案

参考答案:

(1)购进货物,取得专用发票,无论是否支付货款都可以按照发票上的税金抵扣进项税。本月商场可以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20×17%-+36×17%-36÷120×20×17%=8.5(万元)(2)采用"买一赠一"方式销售货物,对于赠送的货物要视同销售,计算增值税。本月商场发生的增值税销项税=(0.3+0.04)×150×17%+1×11%+[0.25+0.01÷(1+17%)]×250×17%+0.144×200×17%×50%+0.2×10×17%=22.56(万元)(3)本月商场应缴纳的增值税=22.56-8.5=14.06(万元)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二月惊蛰抱蚕子

李彦荣

惊蛰之后不久,几声春雷如约而至,震醒了有些睡眼惺忪的春天,一场细雨过后,春,浓了起来,深了起来:树儿绿得更透更亮,花儿开得更多更艳,春风也更加温暖和煦。惊蛰里的雷声,又像是冬眠的虫儿定的闹钟,轰隆隆几声,便叫醒了蛰伏的虫儿,而同样被叫醒的,还有那沉睡的记忆。

民谚有“二月惊蛰抱蚕子”的说法,是说惊蛰开始,便可以准备孵化蚕卵了,而待到春风时节,树叶新绿渐成浓荫时,蚕儿刚好孵出。记忆中,每年惊蛰过后,村里的孩童总会弄到一些蚕种——一页纸上密密麻麻布满了蚕子,小心翼翼地将其撕成碎片,装在巴掌大铁盒子里,再用棉花布片包起来,概念中认为孵化蚕子也是需要增加温度的——像母鸡孵小鸡需要保暖一样。而最令人惊喜的事情,莫过于某天清晨被大人唤醒后,说,蚕出来了。

于是也顾不得穿衣服,急忙钻出被窝去察看。但等接近铁盒时,却又变得小心翼翼起来。轻轻拿起铁盒,慢慢打开盒盖,只见盒子里,一团小如针尖,黑黝黝如蚂蚁的小东西在蠕动。那一刻,满怀激动却又屏息静气,生怕粗重的呼吸将这些小东西吹得不见了踪影。那端详的神情,那静穆的气氛,也许比叩拜神灵、拜祭祖先时还要圣洁得多。而大人早已弄来了榆树叶子,撒在铁盒中,只见它们已经津津有味地大吃起来。

是的,那时养蚕不都是喂桑叶的。在村里,只有一户人家有棵桑树,而且树高攀摘艰难。即便如此,蚕的食材却从来不成问题,随处可见的榆钱树叶子可摘,满地蔓延的苜蓿新芽也可采。于是,养蚕的时节里,经常都会看到有小孩子拉低一枝榆树,挑拣鲜嫩的树叶摘,也能看见放学后的两三孩童蹲坐在苜蓿地里,掐采苜蓿芽儿。他们挑得仔细,采得认真,那种神情,那份耐心,俨然一个个最合格的劳动者。

可不正是这样?就像大人们尽心尽力地打理农事一样,孩子们全心全意地打理蚕事。

清晨起床,急匆匆洗漱完毕,来不及吃饭,便开始清理蚕粪、残叶,摘新叶喂蚕。晚饭饭桌上,会一边看着蚕儿咀嚼叶片,一边也有滋有味地嚼着饭。甚至于有些时候因为蚕的事而忘了看书,但相比逮蛐蛐斗蚂蚱的贪玩,父母对养蚕的事儿从不真正生恼,顶多笑骂几句。晚上睡觉前,还得再添点新叶,生怕饿着了蚕。养蚕的时间里,侍奉蚕儿几乎成为了早晨醒来的第一件事,也成了晚上睡觉前的最后一件事情。

课堂间,趁着老师板书的时间,偷偷掏出藏在书包里的铁盒,轻轻打开,悄悄瞄两眼蚕儿,那情状,仿佛一个母亲惦念孩子一般,要时刻关注着才行。待蚕儿大些的时候,铁盒子就光荣地退居二线,交由文具盒接班了。虽然这时可以光明正大地将其放在课桌上,但马总有失蹄时,终于有一天,被老师“人蚕并获”,“一盒端”掉了。结果心怀惴惴,念念不安,再无心思听讲。待到放学时,踌躇一阵,便硬着头皮去找老师讨要。令人心安的是,老师不仅没有将蚕丢掉,而且还新添了榆树叶子。也正因如此,对老师愈发恭敬起来。

小伙伴之间,也经常会聚起一堆儿,各自拿出自己的蚕,相互展示,品头论足。当然,可以用自己的两条小蚕换人家一条大的,关系好的兴许还会送你一两条。不知不觉中,因着蚕这个纽带,友谊的种子在小小的心田开出花,酿出了香甜的花蜜。

那时候,农村物质还不富足,小孩子没有几人能有像样的玩具,养蚕无疑极大地丰富了童年的生活。此外,要说还能从养蚕中得到什么的话,想来一定是蜕变与成长。蚕的一生,要蜕皮,要成蛹,还要化蛹成蛾。这对蚕来说是蜕变,而对孩童来说,应该是成长,是由粗野到细腻的升华,是由顽劣到温柔的纯化,小小的蚕儿,能让那个撵过狗,捕过鸟,逐过鸡,逮过青蛙的顽童,变得谨慎、温柔、细腻,变得充满爱心和仁慈。

甚而在今天想来,那一种生命之于另一生命的问候和启发,远是冷硬的工业玩具无法替代的,因为它能让你叩开天堂之门,沐浴到上帝的光芒。

小题1:文章围绕“小小的蚕儿”,写了哪些童年往事?(3分)

小题2:品味文中两处画线句,按要求答题。(6分)

(1)分别说说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分)

课堂间,趁着老师板书的时间,偷偷掏出藏在书包里的铁盒,轻轻打开,悄悄瞄两眼蚕儿,那情状,仿佛一个母亲惦念孩子一般,要时刻关注着才行。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3分)

不知不觉中,因着蚕这个纽带,友谊的种子在小小的心田开出花,酿出了香甜的花蜜。

小题3: 下列对文章的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第①节对春天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富有生机与活力的画面,引出下文对儿时生活的回忆。

B.第③节通过对孩子察看蚕子时动作和神情的描写,逼真地写出了孩子们对蚕的呵护与喜爱。

C.第⑥节写到“父母对养蚕的事儿从不真正生恼”,是因为大人们也十分喜欢蚕,并呼应前文。

D.第⑨节提到儿时其他的一些游戏活动,主要目的是强调孩提时有趣活动远远不止养蚕这一项。小题4: 说说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3分)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