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论述题

论述现代主义文学的传统的颠覆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

参考答案:

现代主义文学对传统的“颠覆”是针对现实主义文学而来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1)内容上的“向内转”。所谓内容向内转,包含两个意思,其一是说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观性,即现代主义在整体表现上的主观化。其二是指现代主义把自己的表现对象转向人的心理生活、思想生活、乃至潜意识和非理性的世界。这种“向内转”既是文学兴趣或题材选择上的一种变化,也是文学观念上的变化,他们认为人的主观世界、人的心理生活,尤其是是潜意识的心理活动,要比他的外部生活更真实,更能够体现人性和人生的真实。在这种文学观念的影响下,现代主义文学重视人的内心生活的表现,强调非理性,而不是象现实主义文学那样通过反映现实生活过程来反映人生和人性。

(2)表现上的“隐喻性”。因为比较关注表现人的心理生活特别是潜意识心理活动,现代主义文学在艺术表现上更多的采用了隐喻性的表现方式,用间接的、暗示的、象征的表现方式来表达思想感情和塑造形象。其形象不象现实主义文学那样描摹或再现社会生活的现实形态,而是一种符号化的表现形态,作品及形象所蕴含的意义具有引申、隐含或象征的特点。如里尔克的《豹》便通过关在笼中的豹子的形象来隐喻受社会压抑和限制的现代人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其意义不是直接呈现的,而是暗示的。

(3)形象的“符号化”。所谓的形象的符号化也可以理解为形象的象征性,具有抽象的意味。现实主义文学追求形象的生动性和具体性,现代主义文学则将形象作为一种符号,隐喻、象征着形象之外的某种观念或意义。这就要求读者不能按照形象直接呈现的内容理解形象,而要把这个形象视为一种符号,一种象征,感悟其隐含的内容。卡夫卡的《变形记》主人公变成了大甲虫,它其实就是现代人的象征,隐喻着现代人为物质利益所驱使,人类的生活与甲虫的生活没有本质区别的状况。它不追求细节的生动细致,而是追求其抽象意味。

(4)对文学主题的把握、理解和拓展。与传统文学往往致力于表现人的人性美和鞭挞人性丑不同,现代主义文学更关注的现代社会中的人性异化现象,对异化的反思、解释和批判,是现代主义文学对西方现代文明的危机意识和变革意识的集中体现。揭示异化和优质带来的精神创伤与变态心理构成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主题。

材料分析题

被人们誉为“南美巨人”的巴西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国家,国境线总长2.3万多千米,大西洋海岸线长达7000多千米,那绵延不断的沙滩,明媚的阳光,湛蓝的海水,每年吸引着数万游客前往观光游览。巴西虽然幅员辽阔,却没有一般大国常见的大片沙漠,也没有冰雪覆盖的冻土带,大自然赋予巴西的茂密的原始森林、广袤无垠的天然牧场以及丰富的地下宝藏。巴西地形最大特点是高原多,约占领土面积的59%,但高度较低。第二个特点是多良港而少岛屿。地形上看,巴西由北向南大致可分为五个部分:北部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冲积平原、巴西高原、巴拉圭河低地、沿海平原。巴西的大部分土地处于赤道线与南回归线之间,只有占全国面积1/5的土地位于南回归线之南,巴西的气候以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巴西矿藏十分丰富,其中铁的储藏量约为350亿吨,其产量和出口量均列世界第二位。铀矿、铝矾土和锰矿储量居世界第三位。水力资源极其丰富,居世界前列。土地、植物和矿物,是巴西三大宝贵自然资源。巴西土地资源丰富,全国有可耕地3.71亿公顷,5.8%的土地用于种植农作物,22%的土地辟为牧场,这就是说,土地的利用率不足30%,垦种指数很低,土地资源的开发潜力巨大。巴西气候湿热,阳光充足,雨量充沛,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巴西的森林面积为442万平方千米,覆盖率达52.2%,木材蓄量为658亿立方米,几项数字均列世界各国前列。丰富的自然资源给巴西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为巴西人民的经济、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1)巴西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将来如果成为该国的决策者,你将如何利用本国自然条件来发展经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