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脉冲的计时精度应为()
A.1S
B.0.1S
C.10-3S
D.10-6S
参考答案:D
超声脉冲的计时精度应为()
A.1S
B.0.1S
C.10-3S
D.10-6S
参考答案:D
(18分)[探究实验一] 某同学探究同周期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见下表,表中的“实验方案”与“实验现象”前后不一定是对应关系):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1.将镁条用砂纸打磨后,放入沸水中;再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 A.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做不定向运动,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 2.向新制得的Na2S溶液中滴加少量新制的氯水 B.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成浅红色 3.将一小块钠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中 C.剧烈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4.将镁条投入稀盐酸中 D.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无色气体 |
5.将铝条投入稀盐酸中 | E.生成淡黄色沉淀 |
(1)实验目的:探究同周期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2)实验用品:试剂:金属钠,镁条,铝条,稀盐酸,新制氯水,新制Na2S溶液。仪器:① ,② ,③ ,试管夹,镊子,小刀,玻璃片,砂纸,酒精灯等。
(3)实验内容:(填写与实验步骤对应的实验现象的编号和离子方程式)
实验内容 | 实验现象 | 离子方程式 |
1 | ||
2 | ||
3 | ||
4 | ||
5 |
;
(5)实验结论: ;
[探究实验二] 一定条件下,氯化镁与四氯化钛的混合物可作烯烃聚合反应
的催化剂。为了探究温度、氯化镁固体的含水量以及粉碎方式对该催化剂催化
效果的影响,设计如下对比实验:
实验 序号 | 氯化镁固体中氯元素含量/% | 温度/℃ | 粉碎方式/ | 催化效果/g·g-1 |
1 | 70.97 | 20 | 滚动球磨 | 3.9×104 |
2 | 74.45 | 20 | 滚动球磨 | 5.0×104 |
3 | 74.45 | 20 | 振动球磨 | 5.9×104 |
4 | 100 | 振动球磨 |
(6)表中= ;
(7)从实验1、2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8)设计实验2、3的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