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据《汉书·张骞传》载,张骞接受出使西域的使命后,与堂邑父等百余人出陇西,途经匈奴,被匈奴捉住,拘留了十几年,强迫他娶匈奴妻子,生儿育女,“然骞持汉节不失(保持汉朝的节操)”。后来,张骞乘匈奴不备,率众脱逃,辗转到达大月氏。从大月氏回来,张骞见北道危险,改走南道,不料又被匈奴捉住,扣留了一年多,直到单于病死,匈奴贵族为争夺统治权发生内乱,他才带着匈奴妻子与堂邑父一起逃回汉朝,历尽了千辛万苦。这时已是公元前126年了。

材料二:

请回答:

(1)两则材料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材料二图中的皇帝是何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张骞这次出使西域的时间、方向及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一中的内容反映了这次出使遇到了什么艰难?请你列举出此行遇到的艰难险阻还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次出使西域有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有何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要学习此人什么样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张骞出使西域。汉武帝。

(2)公元前138年。向西。联络大月氏,东西夹击匈奴。

(3)两次被匈奴人扣押。要经过荒无人烟的沙漠、戈壁,自然条件险恶。

(4)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因为大月氏西迁已久,生活安定,不愿与汉朝一起进攻匈奴。这次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但是张骞了解了西域的情况,反映了西域各族希望同汉王朝往来的愿望。

(5)学习他有胆、有识、有行、有恒,不畏艰险,勇于开拓,面对困境,仍矢志不渝的坚强意志。学习他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高尚品质。

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