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两平行金属板A、B接在U=4 000V的直流电源上,两极板间距离为2cm,A极板接地,电场中a点距B极板1cm,b点和c点均距A极板0.5cm,求:

(1)a点的电场强度;           

(2)a、c之间的电势差;

(3)电子在b点的电势能.

答案

(1)E=

U
d
=
4000
2×10-2
V/m=2×105V/m.

故a点的电场强度为2×105V/m.

    (2)Uca=Ed′=2×105×0.5×10-2V=1000V

故ac间的电势差大小为1000V.

    (3)A点的电势为0,根据UAcAc=Ed″得,φc=-1000V

则电子在c点的电势能Ep=-1.6×10-19×(-1000)=1.6×10-16J.

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每月有六至九天专门受理民事诉讼,当然农忙季节——即自四月一日到七月三十日——除外(在此期间,凡涉及户婚、田土及各类轻微之事的争讼概不受理)。州县官在每月将定的这几天里必须亲自坐堂接受人们的控告。他的第一个步骤是通过当堂质问决定控告是当受理还是当驳回。在诉状的末尾写上一个“批”词,或宣布受理,或说明不受理的理由。
写批词的方式,人各有异。一些精明能干的州县官一收到诉状就在原告面前挥毫立就写出批词或与幕友讨论后亲自写批,因而闻名遐迩。有些州县官虽然并不亲自写批词,但喜欢与幕友们讨论案子并发表自己的见解。然而,大多数州县官并不熟悉法律,也无能力写批词,因而只得求幕友代为作批。方大冢忠告,只有经验丰富的州县官才可试试当庭作批词;因为缺乏经验的官员所作的批词或许无法使人信服,甚至是荒谬的。
法律规定,属州县司法管辖的民事案件必须在二十日内审结。然而,因为拖延审判并没有刑责,许多州县官无视这一期限。对州县官的这类抱怨经常可见。
(摘自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范忠信、晏锋译,法律出版社,2003)

根据上文内容,州县官写批词的意义在于:

A.决定案件是否进入诉讼程序

B.决定案件属于民事案件还是刑事案件

C.决定案件的最终结果

D.决定案件的执行

解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