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美国作家维尔斯第一次来苏联的时候,称列宁是“克里姆林宫的幻想家”,表示出对社会主义的怀疑;1934年当他第二次来到苏联的时候,他对斯大林说:“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精神。”他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变化,基于()。

A.对斯大林背弃列宁新经济政策做法的赞赏

B.对美国与苏联经济发展状况巨大反差的反思

C.对苏联即将遭到德国法西斯侵略的同情

D.对斯大林高度集权政治体制问题的担忧

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试题通过一美国人先后两次访问苏联的不同观感,问考生变化的原因。根据材料“1934年当他第二次来到苏联的时候,他对斯大林说:“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精神。””可知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对维尔斯的认识变化的影响。故正确答案选择B项。其它选项不符题意。

问答题 简答题
实验题

实验室制备苯乙酮的化学方程式为:

制备过程中还有CH3COOH+AlCl3―→CH3COOAlCl2+HCl↑等副反应。

主要实验装置和步骤如下:

(Ⅰ)合成:在三颈瓶中加入20g无水三氯化铝和30mL

无水苯。为避免反应液升温过快,边搅拌边慢慢滴加6mL

乙酸酐和10mL无水苯的混合液,控制滴加速率,使反应液

缓缓回流。滴加完毕后加热回流1小时。

(Ⅱ)分离与提纯:①边搅拌边慢慢滴加一定量浓盐酸与冰水混合液,分离得到有机层②水层用苯萃取,分液③将①②所得有机层合并,洗涤、干燥、蒸去苯,得到苯乙酮粗产品④蒸馏粗产品得到苯乙酮

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________;装置b的作用:________。

(2)合成过程中要求无水操作,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乙酸酐和苯的混合液一次性倒入三颈瓶,可能导致________。

A.反应太剧烈

B.液体太多搅不动

C.反应变缓慢

D.副产物增多(4)分离与提纯操作②的目的是________。该操作中是否可改用乙醇萃取?________(填“是”或“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液漏斗使用前须________并洗净备用。萃取时,先后加入待萃取液和萃取剂,经振摇并________后,将分液漏斗置于铁架台的铁圈上静置片刻,分层。分离上下层液体时,应先________,然后打开活塞放出下层液体,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6)粗产品蒸馏提纯时,下列装置中温度计位置正确的是________,可能会导致收集到的产品中混有低沸点杂质的装置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