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名词解释

古琴

答案

参考答案:

2003年11月,中国古琴艺术入选第二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中国古琴是世界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亦称瑶琴,玉琴。现代称为古琴、七弦琴。主要由弦与木质共鸣器发音,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

古琴艺术在中国音乐史、美学史、社会文化史、思想史等方面具有广泛影响,是中国古代精神文化在音乐方面的主要代表之一。

我国古代许多思想家、文人,如孔子、司马相如、蔡邕、嵇康等都以弹古琴著称。传闻诸葛亮巧施空城计,悠然操琴智退司马懿十万大军的故事。

琴身宽的一端为头,窄的一端为尾。

琴面多用桐木也可用松木、杉木,背板用梓木。周身刷漆,以黑色为主,也有红色和棕色者。琴身的漆经过百年左右,开始产生断纹。有了断纹的琴音质会更美。凡传世古琴无不经过生漆的修补。

古琴的音色古朴典雅,富有韵味。低音区音色深沉,苍劲,中音区音色淳厚、纯净、高音区则清细、明朗,丰富的泛音则特具透明、晶莹之感。

实验题

(12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铬与常见金属铝、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铬(Cr)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在空气中表面能生成抗腐蚀的致密氧化膜。铬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和硫酸铬(CrSO4

【提出猜想】对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①:Cr>Al>Cu猜想②:Cr>Cu>Al 猜想③:Al>Cr>Cu 猜想④:Al>Cu>Cr

【讨论交流】根据已学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和已查阅的资料分析,肯定不能成立的是猜想     和猜想     (填序号)。

【实验设计及过程】请将表中的内容填写完整。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室温下,将大小相同并打磨光亮的铬片、铝片、铜片分别浸入盛有体积相同、      相同的稀硫酸的试管中。铬片表面产生气泡缓慢,铝片表面产生气泡较快,铜片表面     猜想       

(填序号)成立。

【实验反思】

(1)将金属片投入稀硫酸前应先打磨金属片的目的是      

A.除去金属表面氧化物,有利于直接反应 

B.使金属表面光亮,便于观察现象

C.使金属表面温度升高,提高反应温度

(2)有同学提出探究金属活动性强弱还可以依据“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是否发生置换反应”来判断。为了验证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依次减弱,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①把甲放入乙的化合物溶液中②把乙放入丙的化合物溶液中③把甲放入丙的化合物溶液中你认为该方案中的          (填序号)没有必要做。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