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A企业在公司章程中明确约定,其法定代表人王某对外签订合同的最高限额为150万元。2007年4月1日,王某在一次商品交易会上,为了抓住稍纵即逝的商机,代表A企业与B企业签订了一份250万元的买卖合同,B企业不知道王某违反了A企业的内部规定。按照买卖合同的约定,由A企业在2007年6月5日前向B企业提供货物,B企业收到货物后的10天内支付货款250万元。

2007年6月1日,A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完成全部货物的生产,6月2日A企业有确切证据得知B企业经营状况严重恶化,可能无力支付250万元的货款。6月5日,B企业要求A企业提交货物,遭到A企业的拒绝,A企业要求B企业提供担保。B企业以自己的机器设备作为抵押,担保的价值为100万元,同时B企业请求C企业为保证人,C企业担保的价值为150万元。6月20日,A、B签订了抵押合同,双方在抵押合同中约定,如B企业不能支付到期货款,该机器设备的所以权直接归A企业所有,同时,A、B企业并未就该抵押合同办理登记。A企业与C企业签订了保证合同,双方在保证合同中约定,C企业的保证方式为连带保证,但双方未约定保证期间和保证担保的范围。

7月1日,A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向B企业提交了全部货物。B企业接到货物后,对标的物的数量和质量未提出异议,但由于经营状况不佳,7月10日(支付货款的最后期限)无力支付货款。7月12日,A企业向B企业要求行使抵押权,发行该机器已经由于保管不当而灭失,B企业由次获得补偿金80万元,在A企业的要求下,B企业将80万元的补偿金全额支付给A企业。同时,A企业要求C企业承担保证责任,支付其担保的150万元,C企业表示拒绝。根据上述事实及有关法律规定,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个企业签订的买卖合同是否有效?为什么?

(2)A企业在2007年6月5日是否可以中止履行合同?为什么

(3)机器设备未办理登记手续,是否会影响该抵押合同的效力?

(4)如B企业不能支付到期货款,该机器设备的所有权能否直接归A企业所有?

(5)A企业应按何种顺序行使担保权利的顺序?

(6)A企业是否有权要求B企业支付其80万元的补偿金?为什么?

答案

参考答案:

1、合同有效。内部约定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

2、如果B企业不提供担保,A企业可以中止履行。不安抗辩权。

3、合同有效,但是如果后面B企业又与第三人签订登记的抵押,则登记的抵押优先受偿。

4、不能直接归A企业所有,担保法有禁止规定。

5、有物的担保应当先行使对物的担保权利。然后要求C企业承担连带担保责任。

6、A企业可以要求。担保物灭失的所获得赔偿应当优先给付给担保权人。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山川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以设计、制造、销售家具为主业的企业。1982年刚起步时,只有现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庞大勇带着5、6个骨干分子,外加一些临时聘用人员,在自家后院为人定做沙发或把做好的沙发拿到市场上去卖。这样经历了约3年时间,才逐步开始制作其它家具,发展到现在有了自己产品的专卖商场和产品品牌。除了生产销售各款成套的家具以外,山川公司现在还涉足居室装修建材的经营,最近又准备进军中长途货运事业和包装行业。庞总的事业在迅速膨胀,目前职工总数已达500多人。在管理人员方面,庞大勇任公司总经理,此外还有三个副总:林量,分管财务和采购;张东军,分管制造;毛华,分管销售。公司管理层设一个办公室、一个财务和采购;张东军,分管制造;毛华,分管销售。公司管理层设一个办公室、一个财务处、一个销售部。为防止人浮于事的现象,庞总未设其它管理职能部门。总的来说,公司的管理还算正常,许多经营决策由庞总亲自做出,因此比较迅速。

但近来庞总发现,有不少决策在贯彻落实上出现了不少问题,有些决策最终执行不到位,还有些决策做出以后基本上就搁置起来了。每当发现这种情况,庞总总要一追底,但他也明白自己发现的问题可能只是全部问题的一小部分。

公司的新业务取得了一些盈利,但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建材经营的问题更突出一些,庞总原来估计建材经营头三年的年平均净利润可达150-200万元,而现在两年已过,实际获净利总额仅为190万元。除了销售价格低于原来的估计以外,经营费用也大大超过了当初的估计。庞总决定再试一年看看,若利润仍达不到预期水平,他就准备放弃这块业务。好在这方面业务除了需要流动资金以外,基本上不需要专用设备等固定资产,撤出来问题不大。

庞总现在最关心的事情有两件:一是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进取心问题。三个副总均不能使庞总完全满意。尽管他们三人和庞总一起创业,共同奋斗多年,彼此之间的友谊非同寻常,但庞总已意识到自己对三个副总的不满在逐步增加,最近他甚至还当众严厉指责毛华工作消极。另一件事是关于公司的经营结构问题。庞总感到也许公司现在的业务范围太宽了,在考虑是否应把主要注意力放回到家具业务上去。到底怎么办,庞总心中充满疑虑。

根据案例所提供的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若公司的新业务继续开展下去,在不考虑人力资源约束的情况下,以下哪一种组织结构形式最有利于公司的业务发展?()

A.直线制

B.直线职能制

C.矩阵制

D.事业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