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由墨西哥发端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在全球蔓延,全球打响了防治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无硝烟战争。据此完成11——13题。

11.中国工程院院士赵铠就有有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根据现在了解的情况,我国完成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实验室测试和临床研究还需要3个月的时间,这还得是一切都非常顺利的情况下。”我们对事物的认识需要经历一段较长时间是因为           (   )

A.主观因素对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产生影响

B.发挥主观能动性会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C.不断积累正确主观因素,克服错误的主观因素

D.主观因素越正确,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越充分

12.日前,卫生部发布消息说,对于新型甲型H1N1流感,目前还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但疫情是完全可防可控的。由此可见                                                       (   )

A.人们不可能真正认识事物

B.人们不可能达到对事物的真理性认识

C.事物是永远不可认识的

D.没有不可认识的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13.我国已经开始生产甲型H1N1流感疫苗,但专家指出,疫苗生产出来后,仍需进行严格的临床实验,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将组织协调各相关部门,对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研发、生产、检验、流通、使用等环节进行全程监管,最重要的还要保障疫苗的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这进一步说明                               (   )

A.我们对事物的认识经历实践、认识的过程就能完成

B.我们对事物的真正认识需要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C.认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D.认识事物是为了更好地改造思想,以指导实践

答案

11.B. 12.D.13.B.

11.B.该题是考查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经历长时间的认识主要是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

12.D.目前对防治甲型H1N1流感还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说明人们对该事物还未真正认为清楚。

13.B.疫苗的研制过程,正好说明人的正确认识要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材料一

2010年5月1日举行的上海世博会究竟能吸引多少世界的目光中国又将向世界传递怎样的声音外交部长杨洁篪表示:2010年中国将高标准举办上海世博会,继续深化与各大国关系,促进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提升与发展中国家的全面合作;中国将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积极参与国际经济金融合作,参与和引导国际体系变革,大力开展经济、气候变化、能源资源等领域的外交。

材料二

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上海举行的世博会,是一次探讨人类城市生活的盛会。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副主题是“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城市经济的繁荣,城市科技的创新,城市社区的重塑,城市和乡村的互动”;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创造性地选用了汉字“人”作为创意点,体现了“人”对经济繁荣、环境可持续发展建设的赞颂,“人”对城市科技创新、对发展的无限可能的期盼,还体现着“人”心中城市与乡村共同繁荣的愿景。在实践中,为实现上述主题,上海世博会提出了“低碳世博”的理念。期间,园区里照明大量采用节能灯,广泛使用新能源汽车,实现公共交通零排放,垃圾运送直接被气力输送系统吸走后分类再利用。同时,“创新”是上海世博园场馆建设的重要亮点,一千多个科技创新成果运用其中,如竹子建造的公共廉租房和滕头馆等建筑案例为生活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创新的成功实例。

假设你去上海世博园区参观,你将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作出怎样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