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行为侵害的具体事物或具体的人是()
A.犯罪对象
B.犯罪行为
C.犯罪客体
D.犯罪主体
E.犯罪主观
参考答案:A
分析下列句子,按语气分类最合理的一项是( )
①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②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游褒禅山记》)
③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
④相如虽驽,独畏廉 * * 哉
⑤汝其勿悲(《与妻书》)
⑥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⑦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⑧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耶
⑨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项脊轩志》)
10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11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孟子·梁惠王上》)
12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A ①⑤⑦/②⑥⑨11/③④⑧10 12
B ①③⑤⑦/⑥⑨11 12/②④⑧10
C ②④⑤⑦/①⑥⑨11/③⑧10 12
D ①③⑤/②⑥⑧11/④⑦⑨10 12
坚持统计行政处罚与统计违法行为相适应的原则,是指______原则。
A.处罚法定 B.处罚告知 C.处罚公平公正 D.处罚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