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步来描述控制系统的各个操作状态,对应于每一个活动步,有相应的命令或动作被执行
A、梯形图
B、助记符
C、功能表图
D、高级语言
参考答案:C
下列针对历代变法,说法全部符合史实的是( )。 ①在王安石变法诸措施中,旨在限制高利贷盘剥以缓和社会矛盾的是青苗法,与唐代的租庸调制中的“庸”最为相似的措施是募役法 ②在战国时期四大改革家中,李俚变法、吴起变法、邹忌变法、商鞅变法,最后都取得了成功 ③维新变法中,参与变法、舍生取义“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是谭嗣同和大刀王五 ④明代张居正实行了一系列旨在富国强兵的改革,包括:丈量土地,政治改革,军事改革,水利整治,实施一条鞭法等 ⑤雍正时采取彻底的“摊丁入亩”的征收丁银的办法,也称地丁合一,即不再以人为对象征收税银,而是“地丁制” ⑥宋代的“庆历新政”是宋仁宗任命范仲淹为参知政事以改革时弊,但由于司马光的干涉而失败
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①④⑤
D.①③④⑤
某研究小组设计了一种“用一把尺子测定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方案.如图所示,A是可固定于水平桌面上任意位置的滑槽(滑槽末端与桌面相切),B是质量为m的滑块(可视为质点).
第一次实验,如图(a)所示,将滑槽末端与桌面右端M对齐并固定,让滑块从滑槽最高点由静止滑下,最终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点,测出滑槽最高点距离桌面的高度h、M距离地面的高度H、M与P间的水平距离x1;
第二次实验,如图(b)所示,将滑槽沿桌面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并固定,让滑块B再次从滑槽最高点由静止滑下,最终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点,测出滑槽末端与桌面右端M的距离L、M与P′间的水平距离x2.
(1)在第二次实验中,滑块在滑槽末端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用实验中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2)(多选)通过上述测量和进一步的计算,可求出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下列能引起实验误差的是______
(A)h的测量(B)H的测量(C)L的测量(D)x2的测量
(3)若实验中测得h=15cm、H=25cm、x1=30cm、L=10cm、x2=20cm,则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