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判断题

中 * * 党与国民党进行第二次合作主要是由于 * * 国际七大的指导。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第二次合作主要是由于中 * * 党的倡导和国民党政策的转变,民族矛盾的激化是推动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的主要动力,随着日本侵略的加剧,民族矛盾不断加深,1935年华北事变标志着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 * * 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在民族危难之际,祖国山河破碎之时,国共两党虽代表着不同阶级、阶层的利益,但同为炎黄子孙,在阶级、集团利益之上有着共同的民族利益。团结起来,为民族而战,不仅是中 * * 生存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包括国共两党在内的所有炎黄子孙共同的根本利益,更是中国社会两大政党不容推诿的历史责任。中 * * 党积极倡导和大力推动起了主导作用,中 * * 党针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图谋,清醒地认识到要战胜日本侵略者,就必须立即停止国内纷争,团结协作,一致对外。为此,中 * * 党人站在全民族利益基础之上,抛弃前嫌与旧恨,倡导、推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民党方面作为一个政党,无论它代表哪个阶级哪个阶层的利益,违背民意,逆历史潮流而动都是没有出路的。面对疯狂的民族敌人,只有国共重新合作,只有实现全民族抗战,才能真正救亡图存。这是中国人民的共同呼声。随着日本侵略步伐的加快,随着蒋介石希望通过外交途径,通过英美法的干涉阻止日本侵略幻想的破灭,终于认识到求救不如自救,于是,国民党逐步调整政策,第二次国共合作才得以最后实现。在国际环境上,英美等国和 * * 国际也给了相应的支持。

选择题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孔子曾说,三代皆敬事鬼神。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而其弟子问鬼神事时,孔子答日:“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材料二 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认为:在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认为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是危险的,会给社会成员带来灾难,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礼法模式。提出要使“义”成为第一追求,认为它是人的根本价值所在。人在社会中离不开交往,而人们之间的交往需要一个基本的准则,应该真诚待人,不虚伪欺诈。

材料三 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作家亚尔伯蒂说:“人是可以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 人文主义重视科学实验,鼓励冒险和发财致富,认为事业的成功和发财致富是一种道德的行为。

(1)依据材料一,孔子的认识与夏商时期人们的认识相比有何变化?从孔子所处的社会阶段分析,这一时期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人文主义的主要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上述材料,分别谈谈中外人文主义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