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阮元刻本《十三经注疏》各经的注疏者(包括经书名、经书所对应的注疏者人名及所 处朝代)。

答案

参考答案:

《周易》魏王弼、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尚书》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

《诗经》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

《周礼》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仪礼》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礼记》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春秋公羊传》汉何休注,唐徐彦疏;

《春秋榖梁传》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

《春秋左氏传》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论语》魏何晏集解,宋刑昺疏;

《孝经》唐玄宗注,宋刑昺疏;

《孟子》汉赵岐注,宋孙奭疏;

《尔雅》晋郭璞注,宋刑昺疏。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德意志放弃它在东非的要求……承认英国保卫桑给巴尔……英国把海利哥兰岛让给德意志……德意志应……对大英帝国……在非洲的反法政策……在亚洲的反俄政策……给予帮助。——引自1890年7月1日英德关于殖民地的协定

材料二我们德意志人相信我们的力量……我们必须用尽一切办法,努力争取适合我们实际情况的政治权威……如果我们只是欧洲大陆的强国,并偎依英国的恩惠而求得一些殖民地的话,我们将限于1866年的政治卑微地位。——引自1911年4月本哈第著《我们的前途》

材料三德国要求法兰西共和国把……广大地区(注:这里指刚果)让出。……法国放弃它在那块土地邻近区域享有的权利,而由德国控制这一区域,这将会……使英国的北非与南非分离开来。德国当政人士……必须明白,任何一个英国政府……也不会容许在分配非洲 * * 上有这样巨大的变更!——引自1911年7月14日《泰晤士报》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三,英国对德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本哈第的态度反映了什么问题?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三说明英国对德政策的实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