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某市人民检察院报经市人大常委会批准,于2001年5月16日以涉嫌贪污、受贿为由,将市人大代表温某逮捕,同月26日向市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同年6月15日市人民法院对温某作出一年管制的判决。温某不服,上诉至省中级人民法院。省中级人民法院认为,一审判决认定事实证据不足,于同年9月9日作出撤销原判、宣告温某无罪的终审判决。2002年7月11日温某以对其错误逮捕、判决为由,向市人民法院请求赔偿,请求赔偿其被限制人身自由期间的误工损失、参与刑事诉讼费用以及精神损害费用共计9600元,并要求为其恢复名誉。 问:(1)温某是否超过赔偿请求期限 (2)温某向市人民法院请求赔偿是否正确本案的赔偿义务机关是谁 (3)温某的赔偿请求是否都能得到实现 (4)国家赔偿法规定的赔偿方式有哪些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1)温某未超过赔偿请求期限。《国家赔偿法》第32条规定:“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两年,自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被依法确认为违法之日起计算,但被羁押期间不计算在内。”本案中市人民检察院与市人民法院违法行为的确认依据是省中级人民法院的二审判决,时间是2000年9月9日,从这一天算起两年内温某均有权提出赔偿请求。(2)温某向市人民法院请求赔偿是正确的。首先,本案中,市人民检察院和市人民法院为共同赔偿义务机关。《国家赔偿法》第19条规定,“二审改判无罪的,作出一审判决的人民法院和作出逮捕决定的机关为共同赔偿义务机关。”本案中,作出一审判决的是市人民法院,作出逮捕决定的是市人民检察院,因此他们应为共同赔偿义务机关。其次,温某向市人民法院请求赔偿是正确的。《国家赔偿法》第10条规定:“赔偿请求人可以向共同赔偿义务机关中的任何一个赔偿义务机关要求赔偿,该赔偿义务机关应当先予赔偿。”因此市人民法院对温某的请求应当先予赔偿。(3)温某的赔偿请求不能全部实现。我国国家赔偿法主要是对当事人的直接损害、物质损害给予赔偿。因此,对温某要求赔偿精神损害费不予支持。(4)关于赔偿方式,根据《国家赔偿法》第25条和第30条的规定,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国家赔偿以支付赔偿金为主要方式。②能够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的,予以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③对依法确认有《国家赔偿法》第3条第(1)、(2)项,第15条第(1)、(2)、(3)项规定的情形之 一,并造成受害人名誉权、荣誉权损害的,应当在侵权行为影响的范围内,为受害人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本案中,应采用以支付赔偿金为主并为侯某恢复名誉的赔偿方式。

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张九龄,字子寿,一名博物。九龄幼聪敏,善属文。年十三,以书干广州刺史王方庆,大嗟赏之,曰:“此子必能致远。”

开元十年,三迁司勋员外郎。时张说为中书令,与九龄同姓,叙为昭穆,尤亲重之。十三年,车驾东巡,行封禅之礼。说自定侍从升山之官,多引两省录事主书及己之所亲摄官而上,遂加特进阶,超授五品。初,令九龄草诏,九龄言于说曰:“官爵者,天下之公器,德望为先,劳旧次焉。若颠倒衣裳,则讥谤起矣。唯令公筹之,无贻后悔也。”竟不从。及制出,内外甚于说。时御史中丞宇文融方知田户之事,每有所奏,说多建议违之,融亦以此不平于说。九龄复劝说为备,说又不从其言。无几,说果为融所劾,罢知政事,九龄亦改太常少卿,寻出为冀州刺史。九龄以母老在乡,而河北道里辽远,上疏固请换江南一州,望得数承母音耗,优制许之,改为洪州都督。俄转桂州都督,仍充岭南道按察使。

初,张说知集贤院事,常荐九龄堪为学士,以备顾问。时范阳节度使张守珪以裨将安禄山讨奚、契丹败衄,执送京师,请行朝典。九龄奏曰:“禄山狼子野心,面有逆相,臣请因罪戮之,冀绝后患。”上曰:“卿勿以王夷甫知石勒故事,误害忠良。”遂放归籓。

二十三年,加金紫光禄大夫,累封始兴县伯。李林甫自无学术,以九龄文行为上所知,心颇忌之。乃引牛仙客知政事,九龄屡言不可,帝不悦。二十四年,迁尚书右丞相,罢知政事。后宰执每荐引公卿,上必问:“风度得如九龄否?”

初,九龄为相,荐长安尉周子谅为监察御史。至是,子谅以妄陈休咎,上亲加诘问,令于朝堂决杀之。九龄引非其人,左迁荆州大都督府长史。俄请归拜墓,因遇疾卒,年六十八,赠荆州大都督,谥曰文献。

九龄为中书令时,天长节百僚上寿,多献珍异,唯九龄进《金镜录》五卷,言前古兴废之道,上赏异之。又与中书侍郎严挺之、尚书左丞袁仁敬、右庶子梁升卿、御史中丞卢怡结交友善。挺之等有才干,而交道终始不渝,甚为当时之所称。

至德初,上皇在蜀,思九龄之先觉,下诏褒赠。             

(节选自《旧唐书:张九龄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此子必能致远致远:实现远大目标

B.唯令公筹之审:审查

C.内外甚于说咎:指责,责备

D.九龄引非其人坐:因为小题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张九龄“文行”好的一组是(3分)(   )

①幼聪敏,善属文     ②遂加特进阶,超授五品               ③上疏固请换江南一州        

④风度得如九龄否     ⑤进《金镜录》五卷,言前古兴废之道   ⑥思九龄之先觉,下诏褒赠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④⑤⑥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张说利用皇帝泰山封禅的机会,推荐和自己亲近的官员代理官职登山,张九龄不赞同。

B.张九龄认为防患于未然,处死安禄山,但皇上特别赦免了他,后来玄宗到了蜀地,才体会张九龄的先知先觉。

C.张九龄的品行被皇帝赏识,而李林甫不学无术又嫉妒他,于是张九龄只好推荐牛仙客担任参政知事

D.张九龄有才华有见识,颇受唐玄宗及张说等人的赏识,但一生也是坎坷不断,多次遭受罢免或降职。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官爵者,天下之公器,德望为先,劳旧次焉。若颠倒衣裳,则讥谤起矣。(4分)

(2)卿勿以王夷甫知石勒故事,误害忠良。(3分)

(3)挺之等有才干,而交道终始不渝,甚为当时之所称。(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