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采用中间再热式汽轮机有什么好处?

答案

参考答案:

(1)提高了排汽的干度减少对末级叶片的侵蚀。

从i-s图上表示的热力膨胀过程线中可以看出,如果不采用中间再热,蒸汽膨胀终了的干度是x2,中间再热后蒸汽膨胀终了的干度为x1,显然x1>x2,蒸汽的干度增加湿度减小,减少了对末级叶片的侵蚀,提高了叶片的安全性。这一点对大功率机组很重要。

(2)提高了机组的热循环效率。

从T-S图上表示的中间再热机组循环过程中,可视为由基本循环a-b-c-d-e-f和由于再热所附加的循环g-h-i-f所组成。显然,只要附加循环g-h-i-f的循环效率,高于基本循环a-b-c-d-e-f的效率,则整个装臵的循环效率将得到提高,一般采用一次中间再热可相对提高热效率5%左右,采用二次中间再热可相对提高热效率2%左右。

选择题
材料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许多人都“拿孔子说事儿”:有些人想把孔子拉下神坛,有些人想把孔子再度推上神坛,以至于孔子在中外历史上有十种历史形象……在历史舞台上不断的变脸,扮演神圣或可笑的角色。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七种形象:“圣化”、“矮化”、“正统化”、“神化”、“僵化”、“维新化”、“丑化”。其中否定孔子的有:

“矮化”:在《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中,有许多同时代的隐士对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极尽嘲笑只能事,或讽刺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或嘲笑他“自腰以下不及禹者三寸,垒垒若丧家之犬”等。

“维新化”:晚清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一书中把孔子塑造为维新运动的祖师。

“丑化”: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陈独秀号召青年:“以彻底之觉悟,孟勇之决心,塞决与新社会、新国家、新信仰不可相容之孔教。”

孔子在西方历史上的三种形象:“哲学家”、“智者”、“完人”。

“完人”:18世纪法国一批学者高度赞赏孔子,几乎认定孔子是个完人。大思想家伏尔泰从18世纪后期起开始接触中国文化,他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对孔子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房间里常年挂着一幅孔子画像。他反对君主专制,希望有一位开明君主,因此,儒家的“民为贵,君为轻”被他当做武器来攻击封建君主专制。伏尔泰推崇孔子的另一方面,是他认为孔子是用道德的说服力而不是用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来影响别人。……伏尔泰是从中国古老文化中为法国启蒙精神汲取营养。

请回答:

(1)依据上述材料,分析同代人“矮化”孔子所折射出的时代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康有为为什么要将孔子“维新化”?而陈独秀却要将孔子“丑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说明伏尔泰推崇儒家思想的原因(不得照抄原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如何看待孔子在中外历史上形象多变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