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化工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

A.安全卫生设施

B.劳动防护用品

C.劳动防护工具

答案

参考答案:B

单项选择题

宏远公司2012年6月初固定资产期初余额为4300000元,累计折旧期初余额为230000元(其中6月初生产车间计提的折旧额为62000元,管理部门计提的折旧额为15000元),6月和7月发生的经济业务如下:(1)6月3日,自行购建的生产设备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且办理了竣工结算手续,结转成本为150000元,按规定该设备年计提折旧额为30000元。(2)6月15日,财务室购入一台税控设备,买入价为36000元,增值税税额为6120元,用申请的银行汇票45000元支付货款,另外发生安装调试费3000元,其他支出1000元,签发转账支票支付。设备当月投入使用,每月计提折旧600元。(3)6月30日,进行财产清查,盘亏生产设备一台,账面原值为25000元,已提折旧15000元,该设备每月计提折旧600元,经批准予以转销确认为企业损失。(4)7月8日,生产用一台设备达到使用年限,账面原值为60000元,经批准作报废处理,该设备每月计提折旧1000元。(5)7月30日,管理部门发现八成新账外设备一台,市场同类价格为20000元,经批准按盘盈设备处理,该设备每月计提折旧550元。要求: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宏远公司6月15日财务室购入一台税控设备,应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A.借:固定资产36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6120贷:银行存款42120

B.借:固定资产4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6120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42120银行存款4000

C.借:固定资产46120其他应收款2880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45000银行存款4000

D.借:固定资产4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6120贷:银行存款46120

综合题

(36分)制度创新、政策调整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明清时期)商业性农业的发展增加了全国各地区的商业联系,许多重要商品的贸易,已不再局限于地方局部范围内的狭小市场,而是被入途贩运到很远的地方销售,乃至行销全国。大额交易通用白银,政府财政也以白银为计算单位。在商业资本日益膨胀的趋势中,逐渐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商人集团。

但他们(商人集团)往往又带有地主、高利贷者的身份,其相当一部分资本转向购买土地、放高利贷或交结官府谋求特权保护,并未投入大规模的商品生产。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依据材料概括明清时期商业繁荣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人资本“并未投入大规模的商品生产”的原因。(10分)

(17世纪后期)法国正处在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俄国的彼得大帝还在南征北战,建立专制帝国;德国和意大利则四分五裂,人民正期待着强有力的王者出现……但是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剧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大国的崛起》

(2)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材料中“历史性的转变”应该是从         社会转向  社会,结合史实从政治、思想、科技三方面概括英国“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的表现。(10分)

在陕甘宁边区,关于地主和农民的关系,主要采取了这样一些办法:凡地主土地在苏维埃时代(泛指国共对峙时期)未被没收的,不再没收,土地所有权仍属地主。已被没收土地房屋的地主,回到边区,{由政府分给与农民相同的一份土地房屋,并享有公民权。地主出租土地给农民,只要地租不苛刻,政府不加任何干涉。这些办法实行后,许多地主、富农、资本家陆续返回边区。……在晋西北,行政公署于1940年4月颁布了减租减息条例。

——魏宏运主编《中国现代史稿》(下)

(3)依据材料比较“苏维埃时代”与“陕甘宁边区”时期 * * 党政策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历史作用。(8分)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和结构;二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

——何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4)依据材料概括新中国成立后经济体制的两次根本性变化,结合所学分别指出促成变化的主要原因。(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