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分)大国关系是世界经济、政治演变的反映,又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经济、政治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50—1663年,英国接连颁发了几个航海条例,以打击荷兰对海上运输和殖民地市场的独占。1651年英国发布第一个航海法令,规定欧洲货物只能用英国船只运往英国领土,在非洲、亚洲、美洲出产的货物只能由英国或英国殖民地的船只运达。1660年又颁布第二个航海法令,特别规定船长和至少四分之三的船员必须是英国人。……代表重商主义的《航海法令》1849年受到限制,只适用于联合王国的沿海贸易,到1851年,该法被彻底废止。
——高德步《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 战争开始的时候,美国政府为美国船只提出传统的中立权原则,因为他们希望继续与交战国,尤其是英国和法国进行贸易。由于德国的水面舰只被围困在波罗的海,德国战时领导者不异铤而走险,……1915年5月7日,一艘德国潜水艇在爱尔兰海域附近击沉了一艘客船“路西塔尼亚”号,造成1198人死亡,其中包括128位美国人。……美国公众感到非常愤怒,在接下来的两年里,美国人的情绪日益转向反对德国。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三
时 间 | 事 件 |
1950年 | 朝鲜战争爆发,法国加入“联合国军”。 |
1954年 | 中国、法国等国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 |
1958年 | 戴高乐重新执政,决心不再扮演美国仆从的角色。 |
1964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法兰西共和国发表关于中法两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法国是与新中国建交的第一个西方大国。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对德政策变化的原因。(8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法国对新中国态度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变化的影响。(8分)
(1)变化:英荷之间的矛盾激化,爆发了三次英荷战争,荷兰丧失了海上霸主地位;英国逐步确立殖民霸主地位。(4分)
趋势:从重商主义到自由主义;从商业资本主义到工业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6分)
(2)大战爆发前,美国同德国的关系已经十分紧张;随着经济联系的加强,美国与协约国日益接近;德国实施“无限制的潜艇战”,损害了美国利益;美国民众的情绪日益转向反对德国。(8分)
(3)变化:由敌视到对话再到正式建交。(2分)
影响:新中国与西方大国的关系实现了首次突破,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美国孤立新中国的政策;有利于缓和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6分,任意答出3点即可)
题目分析:
(1)第一问,材料中的《航海条例》签定于1650—1663年,题干要求回答该条约签定后两百年中即是1850年前后英荷两国国际地位的变化情况。1850年前英国已经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成为了“世界国家工厂”,是世界最大的殖民帝国,而荷兰这个小国的地位不断下降,丧失了强国的地位。《航海条例》是重商主义的表现,其被废除是在1849年,这个时间正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的时间,自由竞争思想成为了主导。
(2)材料中的“1915年5月7日,一艘德国潜水艇在爱尔兰海域附近击沉了一艘客船“路西塔尼亚”号,造成1198人死亡,其中包括128位美国人”表明德国的行为激化了原来就存在的美德矛盾。美国与协约国的关系要密切,尤其是经济关系,这也是美国反德的原因。
(3)材料中的“朝鲜战争爆发,法国加入‘联合国军’”到“戴高乐重新执政,决心不再扮演美国仆从的角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法兰西共和国发表关于中法两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法国是与新中国建交的第一个西方大国”表明法国对中国态度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对新中国采取了封锁与孤立的政策到成为第一与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这样的一个变化。这一变化的影响可依据中国当时的外交面貌发生的变化来分析回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