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试油的闪点和哪些测定条件有关?为什么?

答案

参考答案:

(1)与测定所用仪器的型式有关:通常开口闪点测定器测得的结果比闭口闪点测定器的结果高。这是因为开口闪点测定器内所形成的蒸汽能自由地扩散到空气中,使部分蒸汽损失了。

(2)与加入的试油量有关:在闭口闪点测定器的杯内所盛的试油量多,测得的结果低;如果油量少测得的结果要比正常高。因为油量的多少会影响液面以上的空间容积,影响蒸汽和空气混合物的浓度。

(3)与点火用的火焰大小、离液面高低及停留时间有关:点火用的球形火焰直径比规定的大,则所得结果会偏低。火焰在油面上移动的时间越长,离液面越低,则所得结果偏低。反之则越高。

(4)与加热的速度有关:加热速度快时,单位时间给与油品的热量多,蒸发也快,使空气中油蒸汽浓度提前达到爆炸下限,测得结果偏低。加热速度过于慢时,测定时间长,点火次数多,损失了部分油蒸汽,推迟了使油蒸汽和空气的混合物达到闪火浓度的时间,使结果偏高。

实验题

类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某化学实验小组类比AgOH能溶于氨水的性质,猜测Cu(OH)2也具有同样的性质,并对此进行实验探究:

(1)写出AgOH与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组同学进行如下操作:向干燥洁净的试管中加入CuSO4溶液,再向其中逐滴加入氨水,观察到蓝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观察现象,由此得出Cu(OH)2可溶于氨水的结论。

①写出生成蓝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向沉淀中滴加氨水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组同学向Cu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制得Cu(OH)2悬浊液A,向其中加入足量氨水,始终未观察到(2)中的现象。甲乙两组同学在对他们的实验及现象进行比对后,决定对Cu(OH)2与氨水反应的机理进行探究:

①该实验小组的同学取一定量上述制得的Cu(OH)2悬浊液A,向其中加入足量饱和NH4Cl溶液,结果观察到(2)中现象。据此,有同学认为由于饱和NH4Cl溶液的加入引入了Cl,致使Cu(OH)2与氨水的反应得以发生,而指导老师表示这一观点是不成立的。为了排除Cl的干扰,该组同学又做了如下实验:取一定量上述制得的Cu(OH)2悬浊液A,向其中加入饱和___________溶液(填化学式),结果同样观察到(2)中的现象,据此可知该反应的发生与Cl无关。

②因此,同学们又提出:Cu(OH)2与氨水的反应的发生需要NH4+的参与,于是同学们进一步探究:向干燥洁净的试管中加入CuSO4溶液,再向其中逐滴加入氨水,观察到蓝色沉淀生成。通过离心的方法得到Cu(OH)2沉淀。将沉淀洗涤后,置于干燥洁净的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足量饱和氨水,为观察到(2)中现象,再向试管中滴加足量饱和NH4Cl溶液,观察到(2)中现象。

(i)检验是否沉淀洗涤干净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据此,可以得出结论:在Cu(OH)2与氨水的反应中,NH4+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且________________对反应的发生有影响。

(4)试从溶解平衡角度解释上述反应发生过程中NH4+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