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运送旅游观光的旅客为目的,在旅游景区内运营或其线路至少有一端在旅游景区(点)的一种旅客运输方式属于()。
A、班车客运
B、包车客运
C、旅游客运
参考答案:C
走进网络,探究实践。(10分)
“燕赵中学”九年级(1)班开展了“网络与生活”为主题的调查实践活动。以下是该班同学通过网络收集到的信息,请你参与其中,一起讨论探究。
信息一:网民数量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报告显示,2012年到2013年12月,我国网民数量从5.13亿增加到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从38.3%提高到45.8%,网络成为人们了解新闻资讯、学习知识、交友购物、娱乐休闲的重要载体。
【探究一】请联系所学知识写出我国网民数量增多的原因。(3分)
信息二:微博微言
在微博上有人说:“我们是雾霾的制造者也是受害者”。
【探究二】你会为这一微言点赞吗?请说说理由(4分)
信息三:网络倡议
国家行动:国务院颁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具体目标为到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优良天数逐年提高。
河北行动:河北省根据大气污染防治的科技需求,在科技资金中,用于大气污染防治和节能减排的研发资金达到5000多万元。今后几年,还将逐年增加科技资金投入。
我的行动:大气污染防治需要人人参与,人人行动。
【探究三】请你在微博发出行动邀请。(3分)(请注意文明上网 语言文明)
我是某化工企业决策者,我的行动是 。
我是环保部门工作人员,我的行动是 。
我是某校九年级的学生,我的行动是 。
甲系车主乙雇佣的中巴司机,一日满载乘客在路途中将横穿马路的孙某撞翻。乙为逃避责任,乘客为赶路,纷纷要求甲离开现场。甲也因内心惧怕而将车开走。孙某终因抢救不及时死亡。依现行法律解释,甲、乙、乘客的责任应认定为
A.甲构成交通肇事罪,乙和乘客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共犯
B.甲、乙、乘客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C.甲、乙、乘客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共犯
D.甲、乙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共犯,乘客不构成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