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甲公司为一般纳税企业,增值税率为17%。在生产经营期间以自营方式同时建造一条生产线和一座厂房。

资料一、2010年1月至7月发生的有关经济业务如下:

(1)1月10日,为建造生产线购入A工程物资一批,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200万元,增值税额为34万元;为建造厂房购入B工程物资一批,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100万元,增值税额为17万元,款项已支付。

(2)1月20日,建造生产线领用A工程物资180万元,建造厂房领用B工程物资117万元。

(3)6月30日,建造生产线和厂房的工程人员职工薪酬合计165万元,其中生产线为115万元,厂房为50万元。

(4)6月30日,工程建设期间领用生产用原材料合计为45万元,其中生产线耗用原材料为35万元,厂房耗用原材料为10万元。

6月30日,工程建设期间对A工程物资进行清查,发现A工程物资减少2万元,经调查属保管员过失造成,根据企业管理规定,保管员应赔偿0.5万元,剩余A工程物资转用于在建的厂房。

(5)7月1日,生产线发生负荷联合试车费2万元,以银行存款支付。

(6)7月30日,生产线和厂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交付使用。

资料二,为遵守国家有关环保的法律规定,2011年7月30日,甲公司对上述生产线进行停工改造,安装环保装置。10月25日,新安装的环保装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交付使用,共发生成本100万元。该生产线改造前预计使用10年,已使用1年,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安装环保装置后还可使用9年;环保装置预计使用5年。

甲公司的固定资产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均为零。假定甲公司当年度生产的产品均已实现对外销售。

<1>、分别计算生产线和厂房的完工后的入账价值,并编制相关的分录;

<2>、计算该生产线2011年计提的折旧额。

答案

参考答案:

该生产线的入账价值=180+115+35+1.84+2=333.84(万元)

该厂房的入账价值=117+50+11.7+21.06=199.96(万元)

<2>、2011年改造前该生产线计提的折旧额=333.84÷10×7÷12=19.47(万元)

2011年改造前该生产线的账面价值=333.84-333.84÷10=300.46(万元)

改造后该生产线的折旧额=300.46÷9×2÷12+100÷5×2÷12=8.90(万元)

2011年计提的折旧额=19.47+8.90=28.37(万元)

解析: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