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一个小物块冲上一个固定的粗糙斜面,经过斜面上A、B两点,到达斜面上最高点后返回时,又通过了B、A两点,如图所示,关于物块上滑时由A到B的过程和下滑时由B到A的过程,动能的变化量的绝对值△E和△E,以及所用时间t和t相比较,有(  )

A.△E<△E,t<t

B.△E>△E,t>t

C.△E<△E,t>t

D.△E>△E,t<t

答案

答案:D

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期以来,人们对城镇化、城市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认为传统文化会阻碍城市化,要加快城市化的进程,就必须摧毁“旧的文化”。2012年5月初,记者调查发现,我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在农村,但由于保护体系不完善,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一些传统村落正在消失或遭到破坏。为此,很多专家呼吁,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很多地方的历史风貌惨遭破坏,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多是些所谓现代化的建筑和设施,一些城镇、村庄甚至都变成了“同一张脸”,失去了自己的特色。

【材料二】有位专家在评价广东文化时说,在中国,许多文化都被中原文化同化,但粤文化2000多年来一直保持自己根深蒂固的传统。广州的新型城市化建设,应该考虑到这三个传统。一是粤文化的传统。自赵佗以来,粤文化历时两千多年。比如五羊、花城、穗城,这些都是粤文化的根基。二是明清开埠以来,最早对外开放的传统。西方文化最早是以广东为门户进入中国的。最早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都是从广州进入的,伊斯兰教也与广州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三是近代革命的传统。从洪秀全、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到黄埔军校北伐,都是从广东开始的。

(1)有人认为,“城市化进程与传统村落的保护是不可能兼顾的。”结合材料一,用文化生活知识评价此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谈谈广东文化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是如何体现矛盾特殊性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请你用《生活与哲学》中有关知识,分析在开发和利用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应如何把握“世界的本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答题

案情:甲公司签发金额为1000万元、到期日为2006年5月30日、付款人为大满公司的汇票一张,向乙公司购买A楼房。甲乙双方同时约定:汇票承兑前,A楼房不过户。   其后,甲公司以A楼房作价1000万元、丙公司以现金1000万元出资共同设立丁有限公司。某会计师事务所将未过户的A楼房作为甲公司对丁公司的出资予以验资。丁公司成立后占有使用A楼房。   2005年9月,丙公司欲退出丁公司。经甲公司、丙公司协商达成协议:丙公司从丁公司取得退款1000万元后退出丁公司;但顾及公司的稳定性,丙公司仍为丁公司名义上的股东,其原持有丁公司50%的股份,名义上仍由丙公司持有40%,其余10%由丁公司总经理贾某持有,贾某暂付200万元给丙公司以获得上述10%的股权。丙公司依此协议获款后退出,据此,丁公司变更登记为:甲公司、丙公司、贾某分别持有50%、40%和10%的股权;注册资本仍为2000万元。   丙公司退出后,甲公司要求丁公司为其贷款提供担保,在丙公司代表未到会、贾某反对的情况下,丁公司股东会通过了该担保议案。丁公司遂为甲公司从B银行借款500万元提供了连带责任保证担保,同时,乙公司亦将其持有的上述1000万元汇票背书转让给陈某。陈某要求丁公司提供担保,丁公司在汇票上签注:"同意担保,但A楼房应过户到本公司。"陈某向大满公司提示承兑该汇票时,大满公司在汇票上批注:"承兑,到期丁公司不垮则付款。"   2006年6月5日,丁公司向法院申请破产获受理并被宣告破产。债权申报期间,陈某以汇票未获兑付为由、贾某以替丁公司代垫了200万元退股款为由向清算组申报债权,B银行也以丁公司应负担保责任为由申报债权并要求对A楼房行使优先受偿权。同时乙公司就A楼房向清算组申请行使取回权。   问题:

B银行和乙公司的请求是否应当支持?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