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中央电视台隆重推出12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和思考。阅读下面节选自《大国崛起》第十二集的解说词,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5年9月6日,在二战刚刚结束、日本正式投降后的第四天,当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就提出了“21点战后复兴计划”,明确指出:“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在当今世界上维持领袖地位,除非它充分开发了它的科学技术资源。” 五个月后,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这台重达30吨、占地160平方米的计算机,实际功能还不如今天的一些袖珍计算器,但它的诞生,却象征着第三次工业革命即将来临,……
材料二:在20世纪80年代,许多人认为美国要衰落了。他们看到美国钢铁工业和重工业的衰落,说美国要完蛋了。但是他们没有看到美国在新兴的信息技术企业中的激烈竞争。 ——采访:美国哈佛大学教授 约瑟夫·奈
材料三:如果说,六十年前的大国多以军事力量作为崛起的杠杆,那么,今天则是以综合国力作为崛起的标志。如果说,六十年前的霸权国家想要的是帝国,那么,今天的大国所要的则是市场。而占领市场的秘诀就是拥有这个时代最核心的竞争力,那就是科技创新的能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述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开始于什么时间?“第三次工业革命”在哪些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请你说一说“美国在新兴的信息技术企业中的激烈竞争”过程中脱颖而出了哪些国际知名大企业?创造信息时代财富神话的代表是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三请你谈一谈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美国“大国崛起”之路,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