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氮、氧等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反应有重要意义。

(1)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向平衡体系中通入氩气,平衡    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使用催化剂使反应的△H     (填“增大”、“减小”或“不改变”)。

(2)在25℃下,向浓度均为0.1 mol·L-1的MgCl2和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沉淀会分步析出。

首先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                     

氨水过量后,生成的沉淀会部分溶解,写出溶解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已知25℃时Ksp[Mg(OH)2]=1.8×10-11,      KsP[Cu(OH)2]=2.2×10-20   )

(3)在25℃下,将a mol·L-1的氨水与0.01 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后溶液中

c(NH4) = c(Cl)。则溶液显    _____   性(填“酸”、“碱”或“中”),请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NH3·H2O的电离常数Kb=                    

(4) 在一个固定容积为5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0 mol SO2和0.10molO2,半分钟后达到平衡,测得容器中含SO0.18mol,则v(o2)=         mol.L-1.min-1:若继续通入0.20mol SO2和0.10mol O2,再次达到平衡后, n(SO3)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

(a-0.0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0.036___  ___    : _______0.40>n(SO3)> 0.36__________________。

解答题
综合题

(12分)淮北口子酒素有“隔壁千家醉,开坛十里香”的美誉,它不仅经历了中国历史的风风雨雨,而且也见证了新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嘉庆七年(1803年),濉河再次得到疏浚,上接萧县以北的黄河古道,下连淮河,往来商船通航,使濉溪口的商业趋向繁荣,酒作坊发展到三十多家,口子酒远销河南、河北、山东、辽宁、山西、江西等地。清末民初,随着津浦铁路的通车,濉溪的酿酒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摘自《淮北市文史资料》(第一辑)

材料二 民国27年5月,日军攻占濉溪,许多作坊被炸毁,酿酒业遭受严重破坏。民国34年,利用战争空隙,恢复生产,酒坊发展到50余家。民国35年4月,国民党军队占领濉溪,横征暴敛,加重酒税,滥发纸币,造成通货膨胀,致使多数酒坊倒闭。     

——摘自《淮北市志》

材料三  1949年5月,人民政府赎买了私人糟坊“小同聚”,创立了国营“濉溪人民酒厂”,它是安徽省最早的一家国营酒厂(即后来的濉溪县口子酒厂前身)。1950年,国家对酿酒业实行专卖政策,又将私人的19家作坊折价卖给了国营酒厂。1953年人民政府拨款,扩大了酒厂规模,购买了新设备,进行了技改,提高了质量。从此,濉溪的酿酒业获得了新生,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摘自《淮北览胜》

材料四 1978年以后淮北市酿酒业迎来了新的“春天”。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市场经济的大潮冲击下,淮北市为了避免口子酒品牌之争,将市、县三家实力强劲的传统口子酒生产企业,重新整合资源,优化资产,组成安徽口子酒业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拥有资产八亿元,占地一千五百亩,年产各类优质曲酒三万余吨,年创利税超亿元,企业技术力量雄厚,检测手段完备,拥有较为先进的质检中心,计算机被广泛应用于企业各项辅助管理。自2000年以来,企业的销售收入、实现利润等重要经济指标逐年以两位数的幅度增长,呈现出强劲发展态势。2003、2004年,口子酒业都以优异的表现晋级中国白酒“十佳”行列。              

——摘自互联网

(1)根据材料一、二、三、,分析影响濉溪酿酒业发展的主要原因(4分)。

(2)以口子酒为例,请你根据材料二、三归纳建国前后我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历程(3分)。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分析1978年以后我国企业发展出现新的机遇的原因。(3分)

(4)今天面对市场经济大潮和金融危机,请你为我国企业的发展提出几点可行的建议。(2分)